走向协同-从个人到团队_管理职场
学习.交流
专业源于专注
www. onlyit. cn   
学习交流 文件下载 手册资料 交流QQ群

    

 1  1/1   1  
作者
内容
三生石  [个人空间]
QQ名  Meng


注册  2005-09-20
发贴数  7383
精华贴  14
原创贴  6
来自  杭州
状态  正常

级别  版主
#1»发布于2006-02-12 23:14

作者:明基逐鹿专家团 发表:2006.02.10 来源:e-works  
  
自从IBM和微软大力投入协同软件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协同软件感兴趣。那协同到底是什么,他给企业带来了什么,企业目前的情况适合实施协同软件吗?面对协同的大潮我们不仅要问一句?协同是“陷阱”还是“馅饼”?  
 
走向协同第一步:抉择  
 
首先我们来看协同软件是什么。协同软件(Collaboration Software)是指那些以团队协作为目标的沟通协作软件工具,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工作流管理、知识管理、项目管理、信息门户等应用。在协同中提到的许多东西,之前我们也提到过,只不过我们更关注个体而没有从企业和团队的角度去做一个思考。协同软件实际是从团队和组织的角度对我们过去关注的人才、流程和知识进行一个重新思考。由此可见协同就是从个人到团队的革命。  
 
既然如此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协同软件呢?从理论上讲是肯定的,只不过企业所处的行业和阶段不同,对协同软件的需求迫切程度也不同。一个只有几十个人的小公司虽然也需要协同但是只要大家经常交流不断分享,最关键的是有协作意识。没有软件也不会如何。可是如果对于一个有几百上千人的公司并且公司的员工又同时在不同的地点工作,这个时候建立一个沟通协作的平台就凸现出了他的必要性。这一点从协同软件市场的调查报告也可以看出来,据专业机构调查协同软件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中型企业在协同软件市场中比例最大,达到了48.89%,其次是大型企业,占32.69%。小型企业目前的市场比重还不高,仅在18.41%左右。  
 
走向协同第二步:变革  
 
决定实施协同软件只是走向协同的第一步,如何在企业内部成功应用并推广协同软件才是变革的重点。Dell 电脑的成功就是协同应用的一个经典案例,他借助IT技术的自持,跳脱了企业经营的常规模式。正是这种思想的转变才决定了它最后的成功。  
 
既然是变革就会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的利益。除了得到领导的支持以外,寻找一个知名专业的厂商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在企业内部推广时很多问题厂商从第三方的角度提出来更容易得到内部人员的认可。一位企业的老总在谈到企业协同信息化是这样说:我们做企业信息化主要是想从外面引进一些新的思想,让我们的管理能够上一个台阶。一个老总对外面的思想都如此渴望,何况下面的员工。  
 
协同的应用涉及到企业的人事、财务、研发、制造各个部门,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沟通、协作、分享的平台。因此对协同软件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只有灵活扩展的平台在协调不同部门的需求时才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另外一点由于协同软件本身涉及到很多现代化的工作方式,如移动办公,远程协作等等。这些都需要实施推广人员在内部不断宣导,以加速员工工作方式的转换。  
 
走向协同第三步:持续改善  
 
软件实施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就好比革命。可是要真正保持好“革命”的成果,发挥协同软件的最大效益,那还需要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这也是要求一个平台具有扩展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明基集团最初在实施协同软件是也只是从人事、行政办公入手,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它已经涉及的研发、销售、采购、财务等企业的各个经营领域。也正是因为不断的修改与扩展,人们才会更加适应和有效发挥他们的作用。持续改善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能否发现企业目前的不足和问题,通过对问题的修正与完善使企业的协同程度得到提高。  
 
协同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业务模式。通过价值链上下游的各成员的信息共享和对资源,技术,制度三要素的协同实现高效而紧密的协作,通过与企业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关系协同,从而达到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的目标。协同是一个从个人到团队,从个体到整体的革命性转变。(T121)


        于 2006-02-12 23:14 被 三生石 修改




 三生石上旧精魂 赏月吟风莫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 此身虽异性长存 


 1  1/1   1  

登录后方可发贴


[ 电话: 0571-85462761 王先生 QQ: 124520435 加入软件QQ群 - 杭州 - 浙ICP备19051128号-1 网安 33010402003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