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生产运作原理 一. 工业企业 a) 工业企业是国民财富的来源.为社会提供所需的工业产品(包括工业劳务). b) 工业企业的分类: 劳动对象 名称 劳动对象 代表 特点 采掘业 自然资源 采矿,采煤,石油工业 大资金投入,对物料的储运与管理非常重视 冶炼业 采掘业的产品 钢铁厂 由于设备专业性强所以灵活性小, 物料的储运与管理非常重视 制造业 经过加工的采掘业产品 电子制造,服装制造,工程机械 生产过程的计划与管理复杂,且根据行业不同。 c) 工业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 制定经营方针与目标,技术活动,供应活动,生产活动,销售活动,财务活动 生产活动: 将生产要素(主要是原材料)转为产品的过程,通常由生产系统来完成. 二. 生产系统: a) 生产系统的目标: i. 用户的要求: 品种款式,质量,数量,价格,服务,交货期 ii. 产品的要求: 创新,质量,弹性,成本,继承性,按期交货 iii. 生产系统的功能要求: 1. 外部环境:穿心,弹性,继承性 2. 内部环境:质量,成本,按期交货 b) 生产系统的组织结构: i. 结构化要素: 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能力,生产系统的集成. ii. 非结构化要素:人员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库存,质量管理 c) 设计生产系统时先根据所需的功能选择结构化要素及其组合形式,形成一定的系统结构,进而根据系统对于运行机制的要求而选择非结构化要素及其组合形式,即管理模式. 三. 生产过程 a) 含义:生产过程是指围绕产品生产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产活动的运行过程.所谓生产管理就是对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b) 生产过程的组成: 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技术准备,生产服务过程 i. 包含环节:加工制造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停歇过程及自然过程 ii. 包含工艺: 1. 基本工艺过程:改变劳动对象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物理化学性能和组合关系的加工制造 2. 辅助工艺过程: 3. 非工艺过程: 运输过程,库存保管过程,停歇过程. iii. 运行原则: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节奏性,适应性 c) 生产过程的运行组织: i. 空间组织: 1. 生产工艺专业化: 以工艺为中心组织设施与人员. 2. 产品对象专业化: 以产品为中心组织设施与人员. ii. 时间组织: 1. 顺序移动: 一批零件在一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后,整批送入下个工序 2. 平行移动: 一批零件在一道工具加工完一个零件后,立即将这个零件送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 3. 平行顺序移动:两者的综合 4. 比较: 名称 特点 优点 弱点 适用范围 顺序移动 整批进入工序 连续加工,设备不停机,零件整批转工序,便于组织生产 零件等待时间长,生产周期加长 车间按工业为中心/批量小,零件小或重量轻而加工时间短 平行移动 单个进入工序 整批零件生产周期最短 由于各道工序加工时间不等,会出现设备和工人停工现象 缺件,急件 平行顺序移动 在一道工序上做到连续加工,在各道工序的加工尽量做到平行 结合两者的优点 管理复杂 d) 生产过程的管理机制: i. 范围: 1. 生产性质 2. 生产人员的组织和管理 3. 生产计划系统 4. 生产监控系统 5. 生产考核制度 四. 生产类型 a) 按产品的使用性分为通用产品与专用产品 b) 按产品的结构特征分为简单,复杂,三化(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 c) 按生产工艺特征分为: 流程生产型,离散加工装配型(工程项目型,车间任务型) d) 按生产的稳定性与重复性程度分为: i. 大量生产 ii. 成批生产 iii. 单件小批量 e) 各种生产类型的典型企业 f) 划分生产类型的定量方法: 以工作地所承担的工序数M及工作地负荷系数Kf来计算 Kf大于0.5以上属于大量生产类型 五. 制造环境 a) MTS(make to stock):备货生产 b) MTO(make to order):订单生产 c) ATO(assembly to order):订货组装 d) ETO(enginner to order):专项生产 e) 需求周期与生产周期: i. 需求周期:客户从下订单到收到产品的周期: ii. 生产周期:从设计,采购,加工,装配,发运到客户收到产品的周期 f) 从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生产类型: i. ETO->MTO->ATO->MTS 六. 生产管理 a) b) 长期生产计划 c) 短期生产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