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以劳动密集型见长的浙江,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利用劳动力优势发展经济的作用已大大下降。据资料表明,目前跨国公司掌握着先进技术跨国转让的85%以上的份额,几乎所有的跨国投资都与某种形式的技术转移联系在一起,因此,能有效地提高被投资区域的技术水平。但是,我省目前的跨国投资情况与江苏等周边省份相比,呈现出明显落后的状态。尤其是世界500强投资,我省状况更是不容乐观。 投资总量少 江苏世界500强企业有170多家,浙江省只有54家;跨国公司在浙总投资35.3亿美元,而江苏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 投资规模小 世界500强在江苏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99家,浙江只有29家;在江苏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有971家,浙江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也才只有421个。世界500强在浙江投资基本是子公司甚至是孙公司。 技术含量低 在浙江投资的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纺织、机械等低技术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相当一部分是资源消耗型和污染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少。而在江苏则主要领域集中在电子信息产业,由此改变了江苏传统产业格局,提升了产业层次。目前江苏的化工、医药、电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产值已超过传统产业。因此,我省必须在新一轮国际资本流动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抓住机遇,利用跨国投资促使产业升级,争取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缩小与江苏等沿海城市的差距。 抢夺国际资本 江苏利用紧靠上海的区位优势,抓住先机,将上海利用外资的优势转化为自己的优势,其中苏州利用外资远远超过了长三角其他城市,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去年,苏州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81.1亿美元,超过了浙江全省的利用外资总量,世界500强企业有80多家落户苏州,超过了我省世界500强的总和。“苏南现象”给我省的最大启示是,借助上海这个国际资本磁力场的吸引力,抢夺国际资本,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最亮点。 吸引高技能企业 在我国制造业不断发展和升级的同时,许多高新技术和各种研发、设计等类型的企业大量进驻我国市场,如目前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的区域性或全球性的研发中心有40多个,其中近三分之一为全球性的研发中心。吸引这些企业进入,将使我省在技术开发、设计和技术集成能力等方面获得极大提高,有利于实现产业升级。 大胆让外资并购 目前全球跨国投资的75%以上为并购投资,并购投资在资源互补、提高存量资产质量等方面的优势极为明显。大型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不仅能提供巨额投资,而且随着资金的进入,经营理念、技术、全球营销网络、管理等各种资源都会进入被并购企业。苏州外向型经济发展能走在全国前列,与他们敢于把自己最好的企业拿出来与外商合资有直接关系。因此大胆让外商并购大中型企业,甚至拿出一些大项目,将吸引跨国资本源源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