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日本最大的财经媒体“日经BP社”发表长篇连载报道《战胜“中国制造”--日本企业的五张王牌》,随后至今,业内关于“中国制造”和“日本制造”的话题众议纷纭。 此间人们越来越关注:随着越来越多带着“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打入海外市场,中国何时才能涌现诸如摩托罗拉、通用汽车之类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 近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提出,面对强大海外兵团的夹击,中国企业应当意识到“中国创造”才是取胜之道的含义所在。张瑞敏一语中的,他说,“如果是‘中国制造’,就一定会被打败!如果是‘中国创造’,就一定不会败!” 从“制造”到“创造”如同一次词语转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却决非如此简单。 业内人士分析,在经历了“美国制造”、“日本制造”时代之后,“中国制造”时代的到来就目前情形看并不乐观。在美国《财富》杂志此前评选出的世界企业500强中,中国内地仅有11家企业“榜上有名”,而且多数属于电力、石油、银行等国家垄断性行业,不具备自己的品牌。中国制造迫切需要确立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国创造”。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发表这样的观点也不无道理--“中国制造”“诞生”在一片十分平静、没有强势竞争压力的土壤上。具体来说,以前,跨国公司未曾对“中国制造”构成正面的(尤其是价格上的)压力。 不可否认,在本国的土壤上依靠得天独厚的成本价格、劳动力资源优势获取江湖地位是“中国制造”得以蓄势、成长、壮大的重要原因。正如国内著名营销专家罗清启先生所分析的,尽管跨国公司一直都想把在中国的产品价格降下来,但是由于关税壁垒,由于还未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一直只能望洋兴叹;加上在上个世纪的日本,一直流行着一级产品在国内销,二级产品在欧美销,三级产品才拿到中国来的做法,“中国一直是个三级市场的地位”,跨国公司以前大多对中国市场一直都不够重视。而今,争夺中国市场成为了他们的新奶酪。 基于此,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到,当跨国公司把眼球投向中国市场,在中国投资办厂,设立研发机构时,他们已经充分看到了中国的“优势”和自身的“劣势”,因而,旋即对中国市场的策略也做出了根本性的转变。而此时,国内品牌依然单单依靠降低价格,凭生产要素先天禀赋取胜这些已经失去优势的“竞争策略”并为之津津乐道。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企业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缺乏自己的核心产品、主业很不突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林健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曾分析说,志存高远的中国企业绝不能仅仅满足于“中国制造”,而必须追求“中国创造”,集中精力打造自己的核心产品与品牌。“毕竟,仅仅是制造而没有创新,制造就没有生命力。” 相形之下,“日本制造”在“制造”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步入“日本创造”的境界,成功经历了一个过程。资料显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制造业,与中国目前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一样,以其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占领低端市场;七十年代后,日本制造与欧美制造成三足鼎立,索尼、松下、东芝等品牌在全球确立其影响力。日经BP社一位驻京分析人士认为,这些都应归功于“日本创造”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