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市场及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其实,经济学界本身也有一点类似于市场。 搞了一辈子经济学的诺贝尔奖得主乔治.斯蒂格勒晚年在自传中曾经说,“科学研究是一个市场过程,与杂货商或计算机制造商的活动,形式上差别很大,实质却没有多大差别。每个学者都靠自利的活动推销自己。”(p.84) 在经济学市场上,学者就是生产商,而学生、同行、大学、政府等等就是消费者。他们出售的产品就是论文和著作,恐怕主要是其中的观点、思想和政策建议。市场营销的渠道就是学报、出版社和一般的报刊。 当然,他们获得的报酬也许不是赤裸裸的金钱,而是别的对经济学家来说最有价值的东西。斯蒂格勒说,“学者们做研究所获得的报酬,通常不是金钱,但他们会获得相应的补偿。他们的研究成果越出色,在学报上发表的位置就越显眼。优秀的研究者会被更好的大学雇佣,会提升得更快,会受到全国科学基金会和私人基金会的青睐,会被安排较轻的教学任务,在物理学领域,还会得到更好的试验室。学术团体会选举优秀学者--及较为手腕的学者政客--出任负责人。” 当然,获得诺贝尔奖就是最大的报酬了。奖金倒在其次。今天的100万美元奖金,差不多都由两三位学者分享,平均到每人头上,也就是名校教授两三年的薪水,算不得很诱人。斯蒂格勒说,“获奖的主要好处是能让获奖者在非科学家间中的名声暴涨。”当然,受益最大的其实应当是瑞典。斯蒂格勒曾经诙谐地说:“每年一度的颁奖仪式让瑞典社会大出风头,其效果足以令每一个广告经理嫉妒。”(p.89) 如果经济学观念与思想的生产、传播、接受过程也类似于一个市场,那么,跟一般产品和服务市场一样,竞争最充分,效果会最好。自20世纪以来,美国在科学领域迅速崛起,压倒了法国、德国,诺贝尔奖得主的统计数字就能说明这一点。科学社会学家约瑟夫.本-大卫曾分析根本的原因是,“美国的科学不像法国或德国那样集权”(p.85)。斯蒂格勒这样用经济学的语言来形容:在美国,“有那么多好大学(不在一个人或一个机构控制下)、那么多基金会、那么多科学学报,因此,每个主要学科都变成了一门竞争性产业。”(p.85)经济学就属于这样的一个产业。在这样的经济学市场中,不可能形成正统。“一门竞争性的科学,比起严密组织起来的科学体制来,对于新观念,更为开放”(p.85-86)。这个意见,对于想建设一流大学的中国来说,恐怕不无益处。我们的大学可能属于一个托拉斯,要让大学恢复活力,需要某种反托拉斯行动。 这样的竞争无所不在,“各门学科为解决重大问题而展开竞争(物理学与化学的兴起可以说明这一点),互别苗头的国家也在科学上进行竞争。德国和法国的经济学靠非理论的传统(在德国,是历史分析,在法国,是社会学分析)主宰了几代人,而这两者逐渐让位于更为成功的英-美经济学了。”(p.86) 经济学市场内部的竞争使这个市场不断地扩张、深化,甚至大举侵入其他学科,结果,导致它与其它学科关系紧张。经济学可能过于成功,被人斥为帝国主义,斯蒂格勒说,“咒骂美国是能够让欧洲知识分子团结一致的唯一纽带,而批评经济学则是将其它社会科学联系起来的主要纽带。”(p.87) 跟任何别的市场一样,政府的干预也会使市场扭曲。当政府成为经济学市场上的大主顾后,经济学家的生产活动自然不能不受影响。杜拉克、丹尼尔.贝尔等人曾提出“新阶级”概念,他们靠知识吃饭,而在现代社会,知识的大主顾经常是政府。大多数知识分子是靠供职于公共部门谋生的,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扩张这个部门的就业能给知识分子带来异乎寻常的切实的利益。美国一位黑人经济学家托马斯.索威尔曾辛辣地批评说:“穷人是一座金矿,他们不断地被人研究、不断有人就他们提出建议,用他们进行试验,对他们进行管理,穷人帮助很多中产阶级自由主义者从政府那儿搞到了很多资金,这些中产阶级倒先富裕起来了。”这恐怕是大多数经济学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反对自由市场、鼓吹政府干预的一个原因吧。 这种鼓吹政府干预,有点像“韩流”、“哈日族”,盛极一时,并且产生了令人惊奇的知识空白。斯蒂格勒是管制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60年代曾对政府的几项管制进行过实证研究,在自传中他这样说:“这些研究最惊人的特征不是其结果,而是头一次有人进行这样的研究。当我们在1962年第一个对电价管制进行严肃研究的时候,这个行业自1907年就已经一直受州委员会的管制。在堆积如山的法律与经济学文献中,只有二十世纪基金会对这种管制的效果进行过很一般的研究。我们于1964年研究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新证券发行进行审核的效果,这是该委员会成立30年来第一次有人对其政策的效果进行研究。”(p.117-118) 看来,潮流会遮蔽人的视野。跟着潮流走的企业家可能很保险,但利润必然微薄。冒险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管理模式的企业家,才有可能获得较高利润。这个道理大概也适用于经济学市场。敢在知识上冒险、反潮流的经济学家,才可能摸到知识上的头奖。 本文的写作主要参考了George Stigler, Memoirs of an Unregulated Economist,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