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行战略是战后西方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的新殖民主义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雁行战略在理论上由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提出的所谓“雁行模式”演绎而 来。雁行模式最早是1932年日本学者赤松要(Kaname Akamatsu)在“我国经济发 展的综合原理”一文中提出的。该文以日文撰写,其本意在于论证后进国可以通 过经贸关系,学习先进国的经验,并吸收其资本和技术,以建立现代工业。赤松 要认为这一模式表现为:后进国最初从先进国输入工业品,然后建立自己的工厂 进行生产,以满足国内需要,最后不仅可供出口,而且后来居上,可能取代过去 的领头雁的地位。 上述过程绘成图像,犹如雁群列阵飞行,故以名之。赤松要在这篇文章中, 以棉纱、棉布代表消费品工业,以棉纺织机械代表生产资料工业,并以过去半个 世纪世界棉纺织工业的经验证明二者均沿此轨迹发展,不过前后有一段时滞而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Kiyoshi Kojima)在此基础 上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和修正,它将对外直接投资分为两类:一类是母国正在丧失 比较优势的产业,将其资本向东道国开始形成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这一类投资 会促进贸易;另一类是母国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将其资本向东道国尚无比较 优势的产业转移,这一类投资会导致贸易缩减。 雁行模式在提出时是从后进国实现工业化的立场出发,希望后进国家根据比 较优势的转移,进行产业层次的递升,通过贸易和投资来加速后进国家参与世界 经济的分工体系,并在其中获得跳跃性发展。但是,历史事实表明:在世界工业 化发展的历史上,日本作为雁行模式的提出者,其工业化进程是后发展国家进入 发达国家行列的惟一的例证。而其他的后进国家,即发展中国家,并未能够重复 日本的经验,迄今为止没有出现第二个日本。 当代发展中国家在加入世界经济体系后,未能利用所谓“比较优势”赶超发 达国家,与雁行模式本身的缺陷有关,更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雁行模式的自觉利 用有关。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具有的科技垄断优势,将雁行模式加以固定化,即 固定现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垂直分工,使发展中国家加入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工业 化发展成为了一种“应邀”式的发展。事实上,雁行模式与其说是一种后发展的 经济模式,还不如说是西方的一种控制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改变了以往封锁战略, 主动地向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施产业与技术的下行性的梯次 转移,进而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上的依附关系 :一方面,由于不断地下行性的梯次转移,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 步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抑制其产业的自主性成长,抑制甚至摧毁其自主性的科 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系统。结果使发展中国家在雁行模式中永远也不可能赶上和超 过发达国家,而被束缚于国际垂直分工体系的底部。 发达国家向第叁世界国家进行技术的下行性的梯次转移,犹如美国的战斧式 巡航导弹,稳、准、狠地摧垮发展中国家的基础科研系统、技术开发系统,甚至 国民教育系统。西方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开发某种技术没有成功 之前仍然向其封锁该技术,或只向其出口制成品而不进行技术的转让。而一旦发 展中国家自主开发这项技术成功,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就会适时地进行技术转 让,趁其尚未商业化之机,对其实施“半渡而击”。不断的下行性的梯次转移结 果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科研系统与技术开发产业面临投资无回报,研究无成果, 开发无市场的“叁无”尴尬局面。久而久之,发展中国家的科研与技术开发系统 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在另一方面,雁行战略的实施,却为发达国家创造了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 空间与条件,不断地刺激和促进发达国家提高其资本的有机构成,并减缓由于资 本有机构成提高而带来的传统的产业结构的内部矛盾。使发达国家总是处于“领 头雁”的地位,将发达与不发达相对地固定下来。 “雁行战略”的经济实质是国际交换中的垄断。即在资本的国际循环中“中 心”与“外围”交换的高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售高技术、高附加值产 品时,实行卖方垄断,并造成发展中国家无法实施技术上“进口替代”,进而形 成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附。雁行战略使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经济依 附关系日益转化为一种技术型的经济依附关系。 在资本的国际循环中“中心”与“外围”交换的另一端──发达国家向发展 中国家购买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时,又形成了另一种垄断──买方垄断,即垄断 低价。这种买方垄断的形成主要是西方国家在战后实施的“粮食战略”和“石油 战略”的结果。西方国家在战后为了适应新的历史条件,采取新殖民主义的手段 以继续维持其对世界的统治。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发展战略农业等 重要步骤,使少数几个西方国家控制了世界粮食市场,同时西方国家通过政治、 经济的多种手段控制了世界石油市场。在此基础上,西方国家通过压低粮食和石 油──两种战略性资源在世界市场上价格的手段,达到控制世界初级产品市场价 格总水平的目的,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受损与恶化。 上述的双向垄断,构成了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垄断机制,这是维系当代西 方国家全球化的利润、经济剩余转移的基本条件。西方富裕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 之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