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ERP标准渐热_管理职场
学习.交流
专业源于专注
www. onlyit. cn   
学习交流 文件下载 手册资料 交流QQ群

    

 1  1/1   1  
作者
内容
wanglj  [个人空间]


注册  2005-09-26
发贴数  2764
精华贴  6
原创贴  1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版主
#1»发布于2006-04-29 21:12

    几乎所有国内ERP厂商都同意建立一个标准,至于如何建立以及按照什么样的步骤来建立,则没有共识。没有政府的强势参与,企业难以看到明显利益,ERP标准能保持它的热度吗? 
     
    “ERP中国国家标准将考虑在今年正式出台。”信息产业部企业信息化标准工作组组长邓超说。目前,他正忙于联袂广大的国内ERP企业,进一步完善原来2003年颁布的ERP行业规范。 
     
    “冷”标准“热”出台 
     
    邓超表示,从2003年6月ERP行业规范出台以来,中国的ERP市场得到良好的指导和发展,经过2年多的发展,如今实施ERP国标将具有一定的基础。 
     
    对于信息化供应方来说,ERP国标对于信息化评测、选型、需求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而对被服务方来说,ERP国标将使软件企业,尤其是国内软件企业更加互联互通,更大程度地规避信息化风险。 
     
    “对ERP标准,有关主管部门一直非常积极推动,目前,该项目已被列为国家863项目课题,并经由信息产业部立项正式启动”,邓超对记者介绍说,“目前,国内共有6000余家软件公司,其中有400家左右涉足ERP软件,相当部分ERP产品评分低于标准,因此,建立所谓‘ERP中国标准’其实是为了设定一个准入门槛。但这个‘门槛’并不意味着把未参与标准制定工作的厂商排除在外。” 
     
    邓超表示,建立中国ERP标准主要适用于民族企业ERP产品和服务选型,包括ERP产品研发技术要求、产品服务技术要求以及功能技术要求三大部分。 
     
    具体办法将采取各部分打分的方式,给每一个ERP产品进行评价。标准中将针对管理中的2000多个基本的考核量化指标,涵盖80%以上的企业管理内容。 
     
    据邓超估计,国内400多家ERP厂商中会有相当一部分厂商的产品评分低于总体标准分的一半,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会丢失市场,得不到客户的认可。 
     
    据了解,国外并没有类似的ERP规范,标准完全由客户自己来决定。因此,Oracle、SAP等国外厂商并没有参与《ERP规范》的制定工作,而且还对其中的某些标准提出了异议。 
     
    在标准颁布之初SAP、Oracle等国际厂商就认为:对于属于软件产品的ERP,制定行业标准在国际上并无先例。而国外对软件行业一向没有过多的限制,仅仅是依靠市场来进行自我完善和调节。目前国内ERP市场的混乱,并非标准缺失的结果。因此作为ERP中的重量级厂商,SAP、Oracle等至今仍坚持使用自己的标准和方法。 
     
    邓超表示,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不断地与这些国外厂商保持沟通,并已经与SAP就某些问题达成了谅解。邓超还透露,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ERP规范》,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早在2003年开始已经培训了20多名宣传贯彻师,分散于全国的1000多家地方生产力促进中心展开培训和推广工作。 
     
    “今年我们的工作任务就是在原有规范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并考虑在以往标准中改动一些以往不敢轻易变更的数据接口,这样,标准的制定将进一步合理化,规范化,真正对用户ERP系统的选型起到指导意义。” 
 
    厂商反响不一 
     
    新大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石钟韶认为,制定ERP标准确实必要。 
     
    首先,企业缺乏选型标准,没有参考。特别是有些中小企业,几乎不知道什么是上ERP最基本的要求,以至于选型时非常盲目;如果有了标准,就能减少企业选型和上ERP的犹豫。 
     
    其次,标准对于ERP厂商也很重要。现在ERP市场比较混乱,大家都说自己在做ERP,有了标准之后,一方面那些不符合这个标准的ERP厂商可能被淘汰,也可能改进自己的技术和服务,从而提高整个ERP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符合标准的那些厂商更快地拓展市场。 
     
    那么,应该制定一个什么样的标准? 
     
    石钟韶认为,标准的制定首先起点要高,分几个部分来制定,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框架。从整个企业信息化的大局的角度来做标准。国标是一个门槛,应该比行标低。要有长远的眼光,考虑到ERP产业的长远发展,以及可延展性。毕竟新一代的信息化ERP正在研发过程中。 
     
    其次,定位要明确、清晰。对业务流程、功能、技术平台和功能、数据交换等基本的要求应该有一些规定,不能太细,但是关键的点应该有。 
     
    再次,除了功能等基本方面外,应该还有一些其它的要求,比如项目管理类也要有所涉及。另外,软件开始向构件的方向发展,所以也需要对软构件有所要求。 
     
    最后,说法、技术上要尽可能地按照国际规范来做要求。 
 
    对于银行、税务、海关等企业、机构的数据接口不统一问题,新中大深有体会。所以石钟韶认为,非常有必要通过制定标准来统一数据接口,并希望通过ERP标准工作组与银行、税务、海关等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协商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金蝶华北区总经理徐宝东。他也认为应该首先出台一套信息化的整体标准,然后在这之下建立有关ERP、CRM等应用标准。比如企业信息化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同样,确定ERP标准的主要问题应该是把握住ERP内涵的关键问题-ERP标准模块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认为,ERP标准应该从数据接口的标准开始,并且逐步延展。政府从推动重点行业的数据接口规范化入手,开放局部利益,特别是召集金融和税务等国内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参与制定数据接口规范化的动作。 
     
    用户代表认为,企业建立ERP要进行充分的调研。这个过程对于企业来说是痛苦而漫长的,可以就这个过程建立标准,比如说建立ERP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建立ERP的规范动作和步骤,免得每个企业都做一遍无谓的重复动作。 
 
    瞄准行业标准 
     
    浪潮ERP在最近发布的2006财年策略中,首次将“突破渠道”作为战略要点提出,同时配合以往“引领高端、专注行业”的战略基础。 
     
    这一变化十分惹人注目,为此,浪潮ERP调整组织架构,将全部业务划分为平行的五大业务群组:集团管理(GS)、行业ERP、标准ERP(PS)、易系列(Express)、服务,并广纳ERP渠道,加大在渠道的投入力度。 
     
    浪潮ERP还将启动“客户协同创新计划”,将建立基于客户协同的创新体系作为研发战略调整的方向。 
     
    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兴山表示,对于浪潮ERP而言,突破渠道是与过去战略最大的不同。 
     
    2006年将在继续巩固“引领高端、专注渠道”优势的基础上,采取高中低结合、直销和渠道互动的方式,把基于ERP产品的客户协同创新以及知识转移、共享、复用系统(GSP知识和产品平台)的建设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任务,把渠道发展作为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改进获利性增长模式,开创浪潮ERP的新局面。 
     
    浪潮在“专注行业”的战略下提出“ERP工业标准”。作为其“行业ERP升级计划”中的一部分,浪潮将在制药、化工、快速消费品、装备制造等优势领域推广基于“ERP工业标准”的产品研发、营销与实施模式。  
     
    浪潮所提倡的“工业标准”与国家标准不同,主要体现ERP企业研发、营销与实施路径,以及行业应用在共性应用基础上的个性化、差异化;而与“ERP国家标准”具有类似方面的是,“ERP工业标准”同样希望ERP参与各方对产品体系、营销规则、实施方法等方面达成普遍共识,逐步形成规范标准,以提高产品的复用度和交付能力。 
     
    行业标准更实用? 
     
    在浪潮ERP2006财年战略发布上,王兴山特别强调了这一标准下的浪潮行业ERP631X模型,是浪潮ERP创新的表现。 
     
    所谓“631”就是60%的通用化标准、30%的行业化标准以及10%的客户个性化标准,这也是南北公司从2000年就开始倡导的ERP标准。 
    “我们认为ERP在中国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应用标准,但这个标准不是由政府部门来颁布,而是由ERP厂商在实践中与用户一同提出。”南北公司总裁助理周瑟瑟这样解释。 
     
    他认为,ERP不可能有一个大而全的标准,每个不同的行业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业标准。已经出台的《ERP规范》从应用角度制定,详细列举了ERP产品的基本功能点,给出了一个成熟的、基本的ERP产品面貌,但用户在应用该标准时,不可能照搬标准。 
     
    原因在于ERP产品有通用的部分,也有行业化的东西,更有客户化的内容。 
     
    周瑟瑟认为这样的标准不具有硬性规定,而要有弹性-允许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业务性质的用户根据应用需求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南北ERP也是基于这样的标准开发的,在一个大的平台上根据不同的行业进行伸缩扩展,在不同行业不同用户的应用过程中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这一模式既体现了平台的通用化,又体现了行业化的标准化,对于个性化也给予足够的重视。说到底,就是通过ERP产品化、市场规模化,提高产品成熟度、易用性以及快速交付能力。 
     
    但另一方面,对于更多国内ERP厂商而言,技术研发、客户需求的积累和产品的完善升级之间脱节现象严重,标准化产品迟迟不能独立上市,60%的通用平台产品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浪潮ERP针对这一点提出了采用SCB(战略客户拥有)、CCD(研发前移)、GSP(知识与产品平台)等作为有效支持的办法。 
     
    当前,对于行业ERP的基本架构却存在一定的分歧。“我们坚持631模型,但也有专家建议‘541’,甚至‘271’模型,以缓解国内ERP厂商产品研发能力薄弱的难题。” 
     
    王兴山认为,行业标准能够确立ERP的基本架构,产品化、标准化对于行业ERP既是目标,也是责任。“实现行业ERP产品化、标准化是路径问题,而不仅仅是能力问题。”


        




企业的出路在于产品更新换代,管理是共享一份团队的融洽的感情,关注并修正行为,影响并引导人生,感情淡薄使人平庸 ...


 1  1/1   1  

登录后方可发贴


[ 电话: 0571-85462761 王先生 QQ: 124520435 加入软件QQ群 - 杭州 - 浙ICP备19051128号-1 网安 33010402003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