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甲骨文大中国区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资深经理 刘志远_管理职场
学习.交流
专业源于专注
www. onlyit. cn   
学习交流 文件下载 手册资料 交流QQ群

    

 1  1/1   1  
作者
内容
三生石  [个人空间]
QQ名  Meng


注册  2005-09-20
发贴数  7383
精华贴  14
原创贴  6
来自  杭州
状态  正常

级别  版主
#1»发布于2006-05-21 12:42

甲骨文公司(Oracle)是世界领先的信息管理软件供应商和世界最大的企业软件公司。甲骨文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红木城,全球员工超过50,000名,2005财年收入达到118亿美元,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服务遍及全球145个国家,为客户提供数据库、工具和应用软件以及相关的咨询、培训和支持服务。2005年,Oracle并购了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软件提供商PeopleSoft,这次合并已成为软件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时值正月,人们刚刚欢度过狗年春节,吉祥的气息仍飘荡在大街小巷。一个周五的下午,太阳斜斜地挂在偏西的天上,笔者骑着自行车向上海湖滨路轻快地行去。微凉的风携带着春天特有的清香,拂动着行人的衣袂,在大街上制造着更多的动人风景。 
 
  在愉悦的心情中,笔者很快到达了目的地:新天地对面的一家高档写字楼。转过富丽豪华的大厅,进入亮丽宽敞的电梯,出来时便到了世界上最大的信息数据库和最大的企业软件提供商 --Oracle(中文名: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是微软,但若扣除家庭用软件只统计企业软件, Oracle的市场占有率为首位。)的上海办事处。这是一个明显散发着宽松氛围的企业:保安没有公式公办性的查问,前台也没有刻板的职业性迎接。正疑惑间,一个拉着滑竿箱的职员突然从里面转出、自顾自地与笔者擦肩而过。 
 
  在听了笔者主动的介绍后,前台小姐很快地拨打了一个电话,说道:"你在?有人找你。"然后挂掉电话,继续专心地做着自己的事。片刻工夫,从里边走出了一位青年,笑嘻嘻地对笔者打了声招呼。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甲骨文大中国区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资深经理刘志远。 
 
  接下来,笔者对刘志远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愉快采访。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 
 
  刘志远,中国台湾人,现在的他是朋友中间的楷模,是父母眼中的骄傲。回顾这一路,刘志远同很多成功人士一样,也曾经历过几个艰难的抉择。 
 
  第一个选择:大学毕业后,刘志远到一家金融单位做IT技术人员。四年后,他已是一名受到领导喜爱的中层主管。但就在他工作后的第一个五年行将结束的时候,刘志远开始对技术工作感到一点点疲惫。恰有一次,他听到总经理谈话说的"男生一生中要有sales的工作经验"这一观点,于是他便开始了选择前的挣扎:"不跳槽,往上看,很有前途;跳了槽,做客户经理,从头开始。到底该选哪一边?我内心里也非常矛盾。"但是最终,刘志远还是把自己甩到了微软客户经理的位置上,做起了销售。"当时很多朋友都觉得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决定。因为我此时的底薪和原来薪水有一段差距,以前我在银行相当于有把很好的保护伞,现在却主要看无法确定的业绩来定我的bonus。"刘志远笑言,"但截止到目前,我仍觉得这一选择对我没有损伤,它反而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第二个选择:上世纪90年代末,刘志远到了国际寿险管理协会,与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中国人寿三大保险公司打起了交道。其中,刘志远跟太平洋保险的合作最为密切,并筹划建立企业网络大学。当刘志远把方案递交上去后,太平洋董事长王国良在赞赏之余,建议刘志远调到太保,但刘志远的老板又不愿意舍弃此才,所以折衷的方法是刘志远先驻在太保两年左右时间,时任网络大学技术总监。2002年年初,刘志远回台湾,发现父亲特别瘦。"他当老师当一辈子,当时即将退休,却患上了忧郁症,饭也吃不下。"言及到此,刘志远的眼神里闪着一丝难过,"我妈也要半年后才退休,半年内将没有人陪我父亲。所以我就辞了职。"应该说,在亲情面前,这个选择并没因工作上的某些舍弃给他带来痛苦,其最大的痛苦还是来自于对父亲的担心。 
 
  第三个选择:半年后,刘志远的父亲病愈,母亲也退休了,刘志远开始寻找新的工作。"在台湾有好几个机会,我已经打算到一个集团里去了。"刘志远开心地说,"我到北京去跟几个朋友辞行,他们就告诉了我Oracle有这样一个机会,正好我那时的老板--香港的总经理--也在北京,我们就interview了一下,聊得非常愉快,几天之内对方就给了我目前的工作。" 
 
  但刘志远真正进入Oracle,远非轻描淡写得这么简单。"以前我始终没有把这边当家。我总是觉得自己是来出差,只不过出差的时间久一点。"刘志远意味深长地说,"当我要把办公室放到上海来时,我的心里一直在打鼓:我能不能适应这里的环境?能不能适应这里的企业/经济环境?能不能适应这里的客户习惯和文化生态?以前,我发现自己不适应的时候可以随时逃离,但这次却是要来'扎根',我跟台湾的产业也脱节了,我没有了退路。更何况,我当时的女朋友也不同意我来这里,所以我当时非常惶惑,这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抉择。"幸运的是,刘志远的家人对他的选择予以支持,再加上从小就读寄宿学校的经历,刘志远最终战胜了对自己的怀疑而接收了这个工作。如今,他已经相当适应目前的工作和生活了:"我本来以为人是可以兼顾很多东西,但后来发现有时你一旦做了选择,你就跟过河的卒子一样,只有往前才会有更大的收获。而且,国内的环境也很好,尤其是上海,大多数的人都能自然而然地适应下来。" 
 
  从刘志远的几次选择,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能够坦然面对和接收挑战的人。正如他所说:"每一件事情都有一个历程,是一个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的历程。你经过这样的历程越多,你也就明白的越多。" 
 
  在Oracle的幸福工作 
 
  相信看过《黑客帝国》(英文版)的人对Oracle这一称谓会非常熟悉,Oracle就是那个总能预料未来的先知。希腊神话中,Oracle即指掌管神谕和预言的女神,Oracle公司注册此名,既折射出一种深远文化的内涵,又传达了为客户的困获指点迷津的期许和特征。刘志远介绍说,当Oracle进入中国后,他们立即觉得甲骨文--这个到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文字--这一名称恰好也寓含这两层意思。"我们在全球只有两个名称,一个是Oracle,一个是甲骨文。"刘志远的神情中透着骄傲。 
 
  无疑,很多人认为"Oracle是个很牛、员工姿态也很高"的企业,但刘志远却能对Oracle的魅力如数家珍:"第一,它的组织非常扁平,比如我自己的老板就分管亚太区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我是直接向他汇报工作。第二,甲骨文的文化强调对事不对人,员工不满意可以说出来,可以和自己的上级进行争论。第三,甲骨文对员工非常尊重。第四,甲骨文的培训非常多,比如我申请的专业上的培训,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主管大多会核准。"面对外界的看法,刘志远笑着解释说这主要源于公司的积极态度?quot;我们的老板非常积极,他发言时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雄心壮志,他的父亲说他像一个流氓--当然不是行为上有这样的特征,而是他的意志力。所以,他带动了整个公司的文化也非常积极,外界对我们的看法与我们实际感受的有些不同。"。 
 
  在这样积极的公司里工作,再加上对公司和工作的热爱,刘志远自然非常繁忙。据透露,他去年一年拜访的客户数量多达100家以上。"经常出差,去年一年我待在上海的时间不到1/4。"刘志远微微一笑,"但是繁忙的不止我一个,大家都比较忙。"他还举例说,春节后他从台湾回来,一进公司就到前台领机票。前台诧异地问?quot;怎么你们一回来都是领机票啊?"让人意外的是,这样的出差对刘志远来说并不是苦差:"公司在这方面对员工很照顾,吃、住、行都是非常好的。而且,当时吸引我来国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这里我可以面临一个广阔的区域,各个省份又都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各地的人都会让我有很多在台湾获取不到的见闻,这样我除了完成公事,还能丰富自己的见闻,增加在生活方面的历练,因此我很享受出差的过程。" 
 
  更让刘志远感到兴奋和幸福的,是Oracle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和目标。"通过数据,我们看到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惊人的,所以公司对中国市场非常重视:我们在全球有四个研发中心,一个在美国,一个在印度,另外两个都在中国,分别设在北京和深圳。印度的IT业也发展得非常快,但是中国的发展前景更令人看好,所以我们有'金色中国'的计划。"这样的战略目标让刘志远心无旁骛,他说:"未进入Oracle以前,我平均三年换一份工作。因为在一个职位上做满了三年,就基本上驾轻就熟了。如果此时再不给自己新的挑战,就很容易厌倦,并因此想到跳槽。但是甲骨文不一样。我相信即便我在目前位置上疲乏了,公司会给我一个新的工作岗位让我接收新的挑战。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工作得都非常幸福。" 
 
  内心没有灰色地带  
 
  在刘志远10余年的工作生涯中,他曾看到过一个难忘的案例。台北的圆山大饭店,曾在1968年被美国财经杂志评选为全世界十大饭店之一。由于生意都是由政府介绍,它的服务意识日益淡薄。后来,很多国外饭店进驻中国台湾,圆山大饭店昔日的辉煌日益黯淡。1995年,圆山大饭店遭逢大火,顶楼损坏。饭店董事痛定思痛,在重新整修之机请了在某连锁饭店担任总裁的严长寿先生。结果,严先生用了三年的时间去改变员工的观念,又重新把饭店带回到国际舞台上。刘志远说,他对国企有很深的认知,国企员工有着高薪、稳定的工作,但却缺乏工作积极性。如何改变这种情况,让企业员工脱胎换骨,这是最难做的。"严先生身先士卒,每天都在饭店里待到很晚,他不厌其烦地告诉大家应该怎么作,谆谆不断地教诲,去感染,去获得员工认可,大家一起努力,目标最终达成了。"刘志远感慨地说,"对企业来说,改变硬件很容易,但改变软件是最难。因此,这个案例经常让我思索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达成共识,如何坚定意志完成艰巨的任务。" 
 
  除了这件事情,刘志远说还有一件让他难忘的事则是自己的亲身经历:2001年,刘志远按照公司要求,在中国台湾建立了微软电子书苑,目的是把微软的书籍集合成一个大型的数位图书馆,以帮助IT人士网上搜寻参考资料。网站经过一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也顺利营运了,但由于商业运营环境改变,公司的目标变更,该事业在运转一年后被中止了,"当时我们觉得自己是有理想的,在做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刘志远摇了摇头,"但在商业利益的考量下,我们就得妥协,所以当时非常沮丧。"更为严重的还在后面。网站停止营运,意味着部门面临解散。"这是最让我难忘的事情。我必须一个个跟员工谈,跟他们解释,为他们与公司交涉,甚至给一部分人写推荐函。"刘志远的表情凝重了一些,"刚听到网站停止营运时我也跟老板争取,现在与员工面对面谈这些对我来说更是痛苦异常。"就是在那半年的时间里,刘志远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煎熬"。但他也 因此学到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在商言商。公司一定需要赢利,慈善必须在赢利的基础上。"此外,刘志远还说让他欣慰的是目前他与这些前同事现在仍保持联系,大家仍会在网上一个虚拟社区里继续交流,每半年还会和其中一部分人聚会一次。说到这里,他又开心地笑了,露出两颗与众不同的"虎牙"。 
 
  刘志远对该事的成功处理正缘于他那外圆内方的个性。他说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讲究外柔内刚。"外表要柔,要能够妥协。但是,内心一定要有个尺度,什么可以逾越,什么不可以逾越,界限要非常清楚。"他毫不讳言,"也就是内心是没有灰色地带的。" 
 
  崇尚无为 
 
  刘志远坦言,近两三年来,国内培训业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暴露出明显的不足:成就是很多企业开始具备了建立企业大学的意识,一改往日的零散培训开始向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培训发展;不足是企业很难有效在内部推广整体培训的理念和观念,员工很难体会到老板的苦心,课程无法有效真正到达需要的人身上。在他看来,这种不足的改善要花上"好几年"。 
 
  当刘志远谈到这些时,他的语调和语气是异常地平静,既没有对国内培训业的成就表示出慷慨激昂,也没有对现有的问题表示痛心疾首,有的只是一名专业人士所具备的冷静和理性。刘志远说他崇尚老子的无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作。而是你要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用恰当的方法最省力地去做,太极中的'四两拨千斤'和'棉花肚'就是同样的道理。"这一点在他在与客户交流时就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我主要是客户聊天,了解他们企业目前的痛处和难点,了解他们的愿景。然后,我们聚集专家,来和他们一起想办法,以帮助企业找到最有效达到愿景的道路。" 停顿了一下,刘志远接着呵呵笑着补充说,"今天我在报纸上看了篇报道,说大部分企业都以赚钱为目的,但这个目的性越强,钱越难赚得到。我也发现,你把客户当朋友,越不提到钱,对方越是能考虑到你的成本需求,有时他甚至会主动提出。 
 
  采访最后,刘志远说他在未来几年的目标也离不开"无为"二字: 
 
  "工作上,希望有一天我不在这个位置上,业务也能照常运转。也就是没有我,我们的专家和客户能有效联系起来。同时,我希望所有需求eHR的企业都能找到适合它的产品,达到他们的目标。 
 
  "生活上,我希望生活更充实,希望能成为家人,朋友永远信赖,可以依靠的人。" 
 
 
  刘志远先生介绍: 
  刘先生是甲骨文公司大中国区人力资本管理解决方案的负责人,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参与过许多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及企业网络大学系统的建立和咨询工作,在金融、电信、高科技制造等行业有丰富的实施经验。 
 
  在加入甲骨文之前,刘先生曾任职太平洋保险集团网络大学副总经理、国际寿险管理协会大中国区副执行长、微软电子书苑(中国台湾)执行长等职务,在企业培训和数位学习领域有超过10年的实战经验,专长为人力资本管理解决方案(HCM)、知识管理(KM)、数位图书馆(Digital Library)、电子学习平台(eLearning)、企业大学(Corporate University)等方面。


        




 三生石上旧精魂 赏月吟风莫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 此身虽异性长存 


 1  1/1   1  

登录后方可发贴


[ 电话: 0571-85462761 王先生 QQ: 124520435 加入软件QQ群 - 杭州 - 浙ICP备19051128号-1 网安 33010402003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