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要求纳税调整须采用债务法_管理职场
学习.交流
专业源于专注
www. onlyit. cn   
学习交流 文件下载 手册资料 交流QQ群

    

 1  1/1   1  
作者
内容
wanglj  [个人空间]


注册  2005-09-26
发贴数  2764
精华贴  6
原创贴  1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版主
#1»发布于2006-11-14 22:1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构建比以往更强调了对于资产负债表日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而不只简单地关注企业损益情况。这种会计理念的变化,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处理、企业运营模式以及资产运营效率等方面有较大的影响。本文拟对我国上市公司执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所得税会计尚未统一,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用应付税款法,也有一部分上市公司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新所得税准则与原有政策相比变化很大。 
 
  一、新准则有变化 
 
  1.引入暂时性差异的概念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依据会计准则确认,其计税基础依据税法确认。暂时性差异强调差异的内容,反映的是某个时间点上的差异。期末,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比其计税基础高,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比其计税基础低,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如果负债的账面价值比其计税基础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如果负债的账面价值比其计税基础高,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暂时性差异包括旧准则中所称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中的能转回的差异,其范围比时间性差异广。比如企业改制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会计上调整相关账户,增值部分以后可以计提折旧,但是税法不允许该部分折旧在税前列支。这是暂时性差异但不是时间性差异,原因在于资产增值收益计入资产负债表的权益类,而不是计入损益表。 
 
  2.纳税调整须采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资产/负债”观为收益确定理论,即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当资产的价值增加或是负债的价值减少时会产生收益。在资产负债表日,要逐项确认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并将这些差异的未来纳税影响分为应纳税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为所得税负债或资产。所得税费用的计算首先确认资产负债表日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然后倒挤计算得出,若非直接在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纳税影响,其计算公式为: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根据税法规定,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除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应当将其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二、债务法的优越性 
 
  较之应付税款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可以完全克服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容易造成企业每期税后净利润的波动,因而不能满足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要求的缺点;较之递延法、损益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递延税款”的定义更符合资产和负债的标准,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能更好地表示企业未来应付(应收)的债务或资产,从而使资产负债表能更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有用性。 
 
  其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强调暂时性差异,利润表债务法强调时间性差异。由于暂时性差异包括时间性差异和其他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调整的范围显然要大于利润表债务法。 
 
  其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资产负债观出发,强调资产负债表是最重要的会计报表;利润表债务法从收入费用观出发,强调收益是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注重会计与税法对于收入与费用确认的不同。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有利于企业在报告日对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做出恰当的评价。 
 
  最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概念,能够反映是负债和资产的账面价值,而利润表债务法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只是本期的发生额。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更有利于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有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债务法面临新挑战 
 
  新所得税准则引入暂时性差异概念、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非常科学合理的,相比之下更完整、更规范、更符合现代会计理论和原则。在新准则框架下,企业所得税的准确核算首先在于正确确认各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其次是确定与账面价值的差异,第三步才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最后确认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因要求较高,企业具体运用有较高的难度。 
 
  随着新准则的颁布实施,必然有大量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从应付税款法和递延法改为债务法。这就要求企业按照会计政策变更的规定,重新梳理所得税费用,重新调整“递延税款”账面价值。同时,在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步伐日益临近之时,未来还会由于所得税率的变动带来新一轮的所得税费用项目调整。一方面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会计处理的成本和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难度。此外,新准则增加了大量的职业判断与信息披露工作,如递延所得税资产可确认上限的判断和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的判断,这都需要会计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


        




企业的出路在于产品更新换代,管理是共享一份团队的融洽的感情,关注并修正行为,影响并引导人生,感情淡薄使人平庸 ...


 1  1/1   1  

登录后方可发贴


[ 电话: 0571-85462761 王先生 QQ: 124520435 加入软件QQ群 - 杭州 - 浙ICP备19051128号-1 网安 33010402003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