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链与知识管理_管理职场
学习.交流
专业源于专注
www. onlyit. cn   
学习交流 文件下载 手册资料 交流QQ群

    

 1  1/1   1  
作者
内容
wanglj  [个人空间]


注册  2005-09-26
发贴数  2764
精华贴  6
原创贴  1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版主
#1»发布于2007-01-25 19:56

  二十一世纪的国家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体现在一个国家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上,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通过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二十一世纪使我们国家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使中华民族获得全面复兴,这是一个战略决策,是强国决策。知识经济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抑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我国的产业结构正经历一次深刻的变化,一个新兴的产业-高科技知识型产业正在出现。因此知识型企业的管理问题是企业管理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知识链来探讨知识管理问题,是知识管理的方法论研究。 
 
  本文的结构是这样安排的。第一部分阐述知识型企业的特征,提出知识链和知识联盟的概念。第二部分提出基于知识链的知识管理模式,知识管理的内容、原则。第三部分对三种管理模式:“人本主义”、“知本主义”、“资本主义”进行比较分析。第四部分研究知识管理中的风险回避问题。最后是全文总结。 
 
  1 知识型企业-知识链-知识联盟 
 
  1.1 知识型企业 
 
  与知识经济相关的问题探讨,是目前理论界的热点话题。国外有人认为未来社会的经济将始于一场信息革命,并称之为“第三次浪潮”。由于第三次浪潮的出现,社会经济将经历一场深刻的变化: 
 
  * 高科技部门的崛起推动着第三次浪潮发展。 
  * 信息与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网络经济在经济结构中将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 知识将成为最关键的社会经济资源。 
  * 就业模式和企业生产组织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动态联盟等新型的联盟剧增。 
  * 用户需求多元化,使企业生产变计划推动模式为需求拉动模式。 
  * 经济单元-企业的投资结构将发生改变,在知识方面的投入将成为重要的企业投资。 
  * 接受终身教育的劳动者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而知识经济时代最具有生命力的企业是知识型企业,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组织单元。什么是知识型企业,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们姑且认为:知识型企业是以知识为主要的投资主体,以知识的投入、知识传播、知识的创新为目的社会经济组织,一般认为高科技企业是知识型企业,因此我们也认为知识型企业是高科技企业。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围绕价值链而展开的,那么知识型企业的价值链和传统企业的价值链有什么样的不同呢?知识型企业有什么样的特点?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知识型企业和传统企业相比实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战略性转移,即知识型企业的基本特征: 
 
  (1)企业资源重心的转移:人力→资本→技术→知识 
 
  知识型企业的资源重心不是人力资源,也不是资本资源或技术资源,而是知识。这种资源重心的转移,导致企业的投资结构的变化,知识是企业最大的投资方向和投资主体。 
 
  (2)知识创新主体的转移:技术工人-工程师-研究与开发(R&D)人员 
 
  知识创新的主体是人,但是不同的企业类型其知识的创新主体不同。传统的企业的知识的创新主体是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但知识型企业的知识创新主体是研究与开发人员,因此知识型企业中,职工队伍的组成结构和传统企业的人员结构不同,研究开发人员的比例要大于生产线人员的比例,是“橄榄型企业”。 
 
  (3)输出产品的价值转移:产品价值组成结构中,知识成分的比例增大了,物化劳动价值比例减少。另外产品的价值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知识性产品的比例增加,物质性产品比例减少。  
 
  (4)组织的指挥权力转移:传统的组织的指挥控制权掌握在高层领导手中,实行的集中式或递阶控制模式,而知识型企业的权力将下放到基层一级,实行自主管理。 
 
  (5)企业三流循环的转变:传统企业的三流为:资金流-信息流-物流,而知识型企业的三流为;价值流-知识流-工作流。 
 
  传统企业的三流循环是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围绕这三流而展开,以信息为中心。知识型企业的三流循环则是价值流-知识流-工作流,以知识为中心。 
 
  1.2 知识链-知识联盟 
 
  知识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以知识为中心,形成围绕知识的投入-知识的转化-知识的创新的无限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人都被一条无形的链所联系起来,这条无形的链就是知识链。知识链概念的提出对于知识型企业有重要意义,它揭示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再是以物流活动为中心而是以知识流的活动为中心,围绕知识的创新而展开。 
 
  知识链的功能特征: 
 
  (1)知识链具有传播性。 
  (2)知识链具有动态性。 
  (3)知识链具有制衡性。 
  (4)知识链具有收益递增性。 
 
  知识链存在于企业内部,也存在与社会各个群体之中,因而不同的知识链形成相互交错的知识网-知识联盟。知识联盟还表示不同的知识型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是一条知识链,一个企业可以参与多条知识链,因而不同知识链之间存在交叉,当一个企业和其他的企业建立一种知识创新联合体时,一个知识联盟就形成了。知识联盟的建立是建立国家知识创新主体的关键工程,知识联盟可以通过大学-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形成。知识联盟的中心在大学,大学具有知识的创新、知识再生功能,高科技企业是知识的传播者,科研院所负责知识的转化功能。 
 
  知识联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同时也具有动态特性。知识联盟形成的知识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知识应用系统就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国家知识创新系统必须建立知识联盟,打破传统的教学、科研、生产的条块分割和封闭的管理模式。建立基于知识共享的管理模式。 
 
  2 基于知识链的知识管理 
 
  2.1 知识管理的含义 
 
  何为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要进行知识管理必须明确知识的含义。知识有四种表现形式:(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理解性知识(2)直到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推理性知识(3)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管理性知识:(4)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技术性知识。 
 
  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 
 
  基于知识链的知识管理能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使企业具有创新能力。 
 
  基于知识链的知识管理要点在于建立参与知识链的员工进行奖励的激励机制。企业应把中心放在建立核心知识的基础上和其他的企业进行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2.2 基于知识链的知识管理原则 
 
  知识链管理模式下的知识管理坚持如下几个原则:(1)知识的保密-公开-共享关系原则。知识在知识链中不断地传播、转化、利用,企业必须明确哪些知识属于企业核心的保密知识,哪些是能够给以共享的知识,一方面企业要保持自己的核心知识,以备建立竞争优势,同时也要参与知识联盟的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在交流与共享知识的同时使企业获得新的知识,不断丰富企业知识库。(2)交流原则。企业内部是一个知识链,每一个处于知识链的各个环节中的成员,必须进行知识的交流,要进行知识的交流必须建立团队的工作模式,通过团队的合作与交流,使企业的知识得以发挥最大的效益。(3)开放原则。要建立一个开放的企业知识平台,让所有的成员能把自己的新的知识添加到知识平台中去,丰富企业的知识,同时也对外部的知识可以吸收和利用。(4)共享原则。知识不是物质财富,它并不因为产权的转移而丧失对知识的使用权。不具有收益递减法则;相反,它具有收益递增的特性,使用得越多,产生的效益越大,因此知识链的成员之间加强知识的共享,可以分享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减少团队的学习时间。 
 
  2.3 基于知识链的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的关系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新的组织模式。从组织行为理论的角度看,学习型组织的最大特点是组织具有自适应功能,通过内部和外在的学习,使组织获得创新能力。组织学习的类型包括:(1)显性学习;(2)隐性学习;(3)过程学习(干中学)。 
 
  基于知识链的知识管理,将显著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首先,每个知识链的成员要从整个知识链的角度去理解和企业相关的知识,不是从个体的利益出发,并且是从知识链的角度出发去拓展知识空间。另外知识链具有传递效应,通过知识链的传递关系使个体成员的学习获得拉动和推动效应,从而提高了组织的学习效率。 
 
  2.4 知识链与知识创新工程 
 
  企业通过合作研究与开发(cooperative R&D),可以使企业获得成本效益和时间效益以及知识的共享。这种合作的研究与开发使企业的知识参与到其他的企业知识链中去和其他企业的知识链形成知识联盟。这种基于知识链-知识联盟的知识创新工程,极大地推动了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基于知识链的知识创新工程有几个方面的好处:(1)分享个人创新经验;(2)创造新的创新能力;(3)缩短研究开发的时间。 
 
  但是,基于知识链的创新工程也会存在一些问题:(1)学习的障碍问题;(2)组织结构和文化的差异问题;(2)利益的分配和风险分担问题。 基于知识链的知识创新工程必须考虑:(1)如何利用自身的关键资源和能力;(2)如何利用外部能力。 
 
  3 “人本主义”-“知本主义”-“资本主义” 
 
  从管理的角度我们分析一下知识管理和另外两种管理模式的不同特征,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我们称之为“人本主义”管理模式,另外一种是强调资本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认为企业管理是资本的运作过程,即所谓的企业管理为资本运营的管理,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管理模式;当知识管理提出来之后,即知识作为企业的主要运营对象时,有人提出所谓,企业管理以知为本的思想,我们称之为“知本主义”管理模式。三种管理思想的主要差别在于管理对象的侧重点不同。“人本主义”的管理认为人是最具有创造力的资源,企业一切经营活动都是由人来完成,通过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人以尊重和关怀,给人以归宿感,让企业的员工体会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而“知本主义”的管理模式强调知识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强调“智力资本”在企业利益关系中的地位,提出可以按知识付酬的思想。“知本主义”的人才观和“人本主义”的人才观不同,“人本主义”人才观是把人-全部的企业职工看成企业的资源来对待,而“知本主义”的人才观则强调拥有知识-具有创新知识的人才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强调学习的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资本主义”的管理思想则强调资本的重要性,企业管理的目的在于控制资本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管理者通过资本的扩张,通过并购、资本联合的方式实现资本的增殖和保值。 
 
  基于知识链的知识管理是把企业当作一个系统看待,把人本管理的思想和资本管理的思想结合起来,其意义不同于“知本主义”的思想。首先。知识链把企业活动看作一个知识创造、知识传播、知识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企业成员都参与其中,不是单独地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而是强调知识拥有者的关系和作用。 
 
  4 知识管理的风险回避 
 
  目前关于知识经济的谈论比较多,关于知识管理的谈论比较少,而在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中几乎没有人论述关于知识管理的风险性问题。作者在和一些高科技企业领导人交流当中,发现这些企业领导者都有一个同感,即高科技企业的知识风险问题。知识型企业的风险不同于一般企业的风险,一般企业风险来自于市场竞争,而知识型企业的风险来自与知识链相关的知识风险,这是很多人没有预料到的风险问题。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掌握企业核心知识(技术)的人要离开企业时,你可以通过法律去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但是你无法或很难弥补因离去者带来的整个知识链的连续性中断的损失,组织的学习具有连续性,重新建立知识链的核心环节比资本的扩张更加困难。因此知识型企业应该如何回避知识链的风险问题是理论界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在这里只抛砖引玉,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 
 
  5 结 论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知识管理成为一个热门的前沿领域。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它通过知识的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在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企业的出路在于产品更新换代,管理是共享一份团队的融洽的感情,关注并修正行为,影响并引导人生,感情淡薄使人平庸 ...


 1  1/1   1  

登录后方可发贴


[ 电话: 0571-85462761 王先生 QQ: 124520435 加入软件QQ群 - 杭州 - 浙ICP备19051128号-1 网安 33010402003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