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lj [个人空间]
     注册  2005-09-26 发贴数 2764 精华贴 6 原创贴 1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版主 |
|
|
销售经理的管理忌语! 管人难,管自己更难,作为销售经理,是否应在日常工作中检查一下自己的问题所在。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注意到一些销售经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用语禁忌,这些忌语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如果不去注意并加以修正的话,势必会产生管理失控的局面。在此笔者将一些比较“经典”的管理忌语提炼出来,给业内同仁提个醒,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忌语一:我是××的人--团队建设问题 这是某经理在很多公开或私下的场合向大家发出的明示,其中××指的是集团总部的某高层领导。其意是让大家知道,他是总部高层领导一手招聘并栽培起来的,日常做事可以有足够的后台保障。 这种明目张胆的“拉帮结派”行为极其容易招致大家的反感。作为一种营销分支机构,由于“处江湖之远”而相对孤单,所以大家每天都在提倡团队协作精神以便“抱团打天下”。古语云:“正人先正己,修人先自修。”如果销售经理的帮派意图非常明显,则很难让手下的员工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另外,总部并不止这一位高层领导,这种话一旦传到其他高层领导耳中,将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很大的被动。 忌语二:大家给我一个面子--员工关系问题 在业务会议上,某经理为争取大家的拥护时常说这句话。实际上,正常的工作安排是日常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并不是大家“给个面子”的问题。如果将任务分配硬性与“面子问题”挂钩,那么势必将原本“公对公”的工作安排演变成“私对私”的个人关系。如果大家关系好,都给你这个面子,则一切万事大吉;一旦别人不给你这个面子,你再想把问题重新放回桌面,将会比原来付出更多的代价。 据笔者了解,有很多销售经理都在有意无意地维系自身与下属之间的“私人关系”,殊不知在日常工作中这些私人关系的“维护成本”相当高昂,并且效果十分脆弱。一个优秀的团队是利益的有机结合体。准确地抓牢大家的利益纽带,可以焕发出所向无敌的团队精神。如果幻想通过私人关系来维护这个团队,其结果只会让销售经理心力交瘁。 忌语三:好好干,旺季结束后我提拔你做副经理--激励问题 这是许多销售经理鼓励下属的话。在销售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销售经理一到旺季便心急如火,因为整个销售年度关键就看旺季的业绩。要想给公司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销售经理必然会号召大家共同奋斗,同时也难免会对个别员工进行“特别”鼓励。伴随这种激励的往往会是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物质化的东西,事实上这恰恰走到了激励方式的另一个极端。 需要注意的是,有很多销售经理在对下属许诺时容易犯“虚开空头支票”的毛玻比如当大家共同熬过销售旺季之后,经理大都忘了“大家苦干100天,旺季过后我们出去旅游”的许诺。更有甚者,一些经理在领取了佣金和奖金之后,仅仅拿出一小部分发给大家,自己留了大头。事实证明,激励不兑现和奖励分配不公极易招致下属的“集体造反”,到那时销售经理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忌语四:做不好我把你们都开掉--忧患意识问题 某经理的这番话是对几个新加盟公司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说的。他的本意是为了增强大家的忧患意识,但效果却不见得好。这几位新业务员的反应是:“他每天就知道吓唬我们,动不动就说把我们开掉,却没有想过怎样帮助我们取得进步……”从管理的角度上看,该经理的上述话语属于典型的“破坏性批评”,虽然其本意可能是善意的警告,但并不是明智的做法。由于感到无助,下属内心深处的忧患意识往往会影响业绩。一个真正优秀的销售经理,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帮助下属(尤其是新聘员工)充分研究市场,制定合理的销售目标和妥善的完成步骤,让下属明白完成此项任务的难度和可行性,树立起“为实现目标而冲刺”的信心。 忌语五:××是我们的业务骨干,大家都不许惹他--骨干员工问题 这是某经理在一次非正式会议上向大家发出的警告。××是分公司的业务骨干,在分公司担当60%以上的销售份额。 每个公司都会有一个或若干个业务骨干,在对待员工对公司业绩贡献率的问题上,销售经理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否则,很容易伤害其他员工的感情。公司业绩的提升,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奋斗,并不是哪个或哪几个业务骨干单枪匹马就能一蹴而就的。如果其他员工带着抱怨的心态去工作,其销售业绩的完成效果就可想而知。每个公司的销售区域都会有“肥沃”和“贫瘠”之分,销售经理可以根据各种销售方面的“参考指数”进行销售任务的合理分配,根据销售任务实行资源配额,但有一点不容忽视:大家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忌语六:再等几分钟--管理威信问题 为了让大家等待少数迟到者,几乎每次业务员会议或全体会议上某经理都要说这句话。其召开内部会议,常常是到时间迟迟不开会,多数人等少数人;会议进行中,少数人无视会议纪律,擅自外出。 一个销售经理能否树立管理威信,从其在召开内部会议时的守时性上就能窥视一斑。对少数员工违犯纪律行为的“宽容”,最终将使管理者威信扫地,难以服众。 忌语七:××比较捣蛋,你们不要与他接近--内部团结问题 这是某经理在一些私下的场合,面对几个比较“亲密”下属时的心腹话,他所指的××往往是与他不合的人。 我们知道,一个公司对外的爆发力关键就在于大家的合力,当公司沉迷于内耗时,其合力是最小的。一个公司的衰落也必然是从内耗开始的,而一旦到了积重难返的境地,想再重整旗鼓则十分艰难。 忌语八:这几个人没有一个好东西--人才优势调动问题 当发现分公司业绩下滑,越来越“分崩离析”的时候,某经理怨天尤人,发出以上感慨。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一个优秀的销售经理要善于发现手下员工的优点,先做到“扬长避短”,进而做到“取长补短”,最终做到“人尽其才”。当销售经理发现自己手下的员工工作没有多大激情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是自己应该如何做,如何去发现大家的优点,把大家调配好、调动起来。 领导位高权重,统帅军马,牵一发系千钧;领导一言九鼎,金言玉律,军令如山倒。 所以惯称领导为“头头”、“头家”,俗称“老板”。他就如在一个单位、组织或地区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父母官,甚或衣食父母,决定个人兴衰荣辱。然而在铁板一块的国有企业、机关单位,家族主义的民营企业抑或一些等级森严的外资企业,如果老板、头头都是“英明正确伟大”,那事情就“OK”。但不如意的老板“十常有八九”,让你烦恼不断。调查研究表明,销售经理最头痛的头头、老板有三种类型。 销售经理是夹心饼?! 对中层领导--营销经理而言,尤为如此。中层领导是组织序列的中坚力量,兼有领导者与下属的双重身份,在带领下属完成本部门工作的同时也要接受老板的领导。“上挤下压”,两面受重,责任重大,就是销售经理处境的最好写照。中层老板位在组织序列的“夹心饼”中,在“上挤下压”的环境中如何游刃有余地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则是每个销售经理都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一个销售经理最重要最迫切的工作是什么?制定全年营销计划?品牌开发政策?产品价格策略?渠道决策?还是广告决策以及促销沟通与销售促进方案?其实这些并不是首要的。最重要首当其冲的就是与老板沟通促进的营销政策,或称工作艺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想,这“头”就是“头头”、“头家”之意,做好开动头家的思想多难啊。一项再完美的营销计划,再完善的产品开发,再创意的广告,再精确的促销,也许营销经理殚精竭虑,毕其功于一役,但头头如果不理解,不支持,甚或反对,也是事倍功半,无济于事。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头’”。 一项产品的营销,一项促销的企划,其必要之始,我们常要求“兵马未行,市调先行”,进行科学缜密的市场调查,但从某种意义而言,我们也要求我们市场营销人员尤其是销售经理必须进行一番“老板先行”工程--开展卓有成效的“领导调查”、“老板企(策)划”工作。包括有关老板的兴趣、爱好、性格、习惯、饮食起居、工作作风、处事方法、文化特征、学历水平、民族成份、家庭构成、生活态度、精神风貌、经济能力、政治观念等等综合信息的调查、策划。头头、老板作为最大的单体顾客或消费者,如果你连他基本特征都“懵懂”,就无法与他沟通交流,更遑论与之对话与发言权,你任何的营销方案都难以实行,市场也无法顺利启动。也就是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切身而言,不少销售经理神没少费,苦没少咽,但业绩平平,常有回天乏术之感,在头家、老板那里也难得几许赏识或赞誉,这是耐人寻味的。究其原因,主要是销售经理过于单干,过于自信,甚或刚愎自用,与头头、老板气不打一处,想法、境界脱轨、离节,不合拍不对路。“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没功”。要知道一个老板有一个老板的性格特点、脾气秉性、处事方法和工作作风,摸不着头头的脾气和意图,很可能南辕北辙,功亏一篑。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弛说:“在公司里,不是你认为该怎么做,而是你认为上级该让你怎么做,你要根据不同老板的风格选择不同的工作策略和处事方式。”科特勒也说:“营销学,首先是一门老板营销学。” 调查研究表明,销售经理最头痛的头头、老板有三种类型:一曰庸爷型老板,二曰老爷型老板,三曰疑爷型老板。分述如下: 令人头痛的三种“头头” 庸爷型老板庸爷即为平庸之官。庸爷分别有以下三个特点:在学历上,大都文化水平比较低下,一般只有中专以下水平,初中文化大有人在,自喻“老革命”或人喻“土八路”;在年龄上,大都是四五十岁,思想比较保守,经验主义浓厚,老气横秋;在性格上,较为主观臆断,刚愎自用,爱脸面怕输,抑或和稀泥,八面玲珑,明哲保身,只求平安,不思闯进;在业绩上,没有突出能力,没有较强专业技术,有时会好大喜功,文过饰非。 老爷型老板老爷型即为霸道之官。年龄有大有小,学历有高有低,能力水平也可能有一定水准,但有一点共同点就是脾气大,性格怪,官气足,架子高,爱颐气指使,武断专横,威风凛凛,常把下属当成仆人使,要部属毕恭毕敬听候。老爷型在国企、私企比较多见,主因是体制使然,头头、老板凌驾一切,无人监管,加上长期当大,形成恶势。老爷型的头头常令部下包括销售经理如履薄冰,处境尴尬,难于施展才能。此爷是最难相处最令部属头痛的。 疑爷型老板疑爷即为疑心之官。此类头头或是已四五十岁,渐入“五九”现象,生理进入更年期,凡事处心积虑,疑心重重,怕部属僭越,或怕一失足成千古恨,对自己对下属都要打个问号;或是天性胆小谨慎的性格使然,对事对人都不相信,总想事情会朝坏的方向发展;或是工作方式太过拘谨认真,力求完美,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不放权不下装,总怀疑交给部属的事难以做好,影响其“钱程”仕途。有时疑爷型头头显得有些懦弱无能之状。 |
|
|

企业的出路在于产品更新换代,管理是共享一份团队的融洽的感情,关注并修正行为,影响并引导人生,感情淡薄使人平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