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染坊>中的陈六子经商谋略_管理职场
学习.交流
专业源于专注
www. onlyit. cn   
学习交流 文件下载 手册资料 交流QQ群

    

 2  1/1   1  
作者
内容
宋词  [个人空间]


注册  2005-10-11
发贴数  10
精华数  0
原创贴  0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贵宾
#1»发布于2005-11-02 22:31

  央视电视剧《大染坊》中主人公叫陈寿亭,小名陈六子,由草根乞丐而成富商、行业大亨。笔者听不少朋友夸奖过此人的经商谋略。下面就整理一些有关陈寿亭的套路。  
     
    *几次下跪  
     
    某韩国IT大厂商的一些领导曾在中国公开场合集体下跪过,以感谢消费者。陈寿亭也当街下跪过。他下跪的对象是上海林家的老爷子,自称是为了赔罪。最终,陈寿亭与林家从竞争对手变为合作伙伴、朋友。这一跪的背景是他刚刚在生意场上大败林家。按笔者的理解,陈寿亭此举主要是想给足林家面子,体现讲和的巨大诚意。在发家的过程中,他多次宽恕过自己的竞争对手,遵从“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道理。林老爷子说过,陈寿亭是生意场上的江湖派,要的是个面子,他给了林家面子,林家也要识趣。“生意场上的江湖派”,窃以为这句话说得非常到位。知陈寿亭者,林老爷子;陈寿亭又何尝不了解林老爷子?陈、林看人都很准。题外话,在中国做IT分销,需要与大小规模、不同区域的经销商、官员、企业职员打交道,完全不懂“江湖规矩”估计也难成大事。  
在陈寿亭当乞丐的时候,同乡商人苗瀚东给过他一个白面馒头。从此每年过年陈寿亭都上苗家给苗瀚东磕头,让苗瀚东大为感动,成为他的至交。苗瀚东后来发展成济南商界第一名家,给了陈寿亭不少帮助。  
一方面是讲究恕道、崇尚攻心,另一方面是感恩、报恩,陈寿亭因而获得好名声,结交了各方朋友,人气急升,要关系有关系,要人脉有人脉。在他的济南新厂子开业时,官方商界的头面人物均上门捧场。  
     
    *搞“超限战”  
     
    在商场上,陈寿亭几次以小搏大、以弱胜强,把产品销路打开。这里头不全是他厂子技术好、产品质量好的原因。按笔者的总结,陈六子打的是“超限战”,招数手段无所不用其极。首先,他很重视调查竞争对手的情况(相当于现在的信息战),甚至不惜找人当卧底。其次,善于借势借力,例如他曾趁着“反日游行”之机大做广告,并请媒体做公关宣传,再如他借着朋友关系拿到军队的单子。第三,非常重视做渠道通路,请布料客商吃饭谈生意,给足他们面子,还给一些客商销售“返利”,给布铺伙计“促销提成”,--这些做法眼下国内的手机厂商、电脑厂商都玩得很熟;他甚至还有实力沿华北一带铺货到中小城市以下,用走私货冲击东三省市场;对不忠诚的分销商大玩手腕,先打压再拉拢。第四,对待不合作、不守规矩的竞争对手出招较狠,曾经暗中对竞争品牌产品进行跨地区“窜货”,还把低价买来的竞争品牌产品用超低价抛售,搅乱竞争对手的销售秩序。  
陈寿亭主意多,老有一些阴招损招,叫人不敢轻易惹他。他的观念大致是,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生意场上不能太善。他先后对付孙明祖、上海林家公子林祥荣、訾家(模范染厂)、藤井等人,手段毒辣,诡计频出,甚至游走在法律的边缘,落下“很狡猾”的名头。他认为“义不养财”,故也不是傻乎乎地学宋襄公。他会对后来的岳父岳母、对善良的“潜在合作伙伴”(赵东初兄弟)动心机、耍心眼。假如他不是装作冻昏在地,周掌柜可能就不会收留他。陈寿亭认为,朱元璋先为丐,后为僧,终为帝,靠着两个字“善”与“狠”。  
 
    *会做人,守住大原则  
 
    电视剧《大染坊》中,日本人藤井是个反面角色。由于政治原因,他卖给陈寿亭的竞争对手--孙明祖的布价钱较低。可是,每件布他都多给陈寿亭20米,且一直没跟陈寿亭说破。此中原因就是藤井佩服陈寿亭的能力和人品。陈寿亭为人也确实地道。竞争对头--贾斯雅曾想购买他在青岛的厂子。他却真诚地劝她不要购买。  
陈寿亭的路子比较野,走的虽然是正道,讲究诚实守信,但也不是本分、足金足赤的人。他大是大非还拿捏得住。这一点与工商巨子上海林家相似。林老爷对他儿子林祥荣说,林家搞过投机钻营,囤积居奇,发过不义之财,可没进口过一钱鸦片,没出口过一件国宝,也不能当汉奸!只有这样,旁人才可能敬佩你的人品。  
 
    *领导风格与领导行为  
 
    陈寿亭严格管理工人,认为“慈不带兵”;他也严于律己,要求厂里的小汽车只为拉客户时使用,不能私用。他关心工人,不吝惜工钱。有一回过年,染厂工人每人分得二十块钱。他曾不顾危险救了两个工人,使他们免遭硫酸烧伤。骂过头时,他也会向工人道歉。陈寿亭还收留过一些东北难民,并给他们添了新衣服。藤井收购他的青岛厂子后,只得到一个空厂,大部分工人还是跟着陈寿亭到济南打天下。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形势不妙,有人建议陈寿亭把机器停一停,把上海技工的工资降下来。陈寿亭不同意。他说,降了技工的工钱,技工们兴许就回了上海,但林家肯定也不会用他们了,这是坑了人家!正是由于他对工人仁义,工人们也知恩图报,为他卖命。  
国内其实也有过类似的故事。据传段永平从小霸王厂出来时,一些员工及经销商就愿意跟着他做步步高,不能做学习机,做电话机也成。这应该就是领导人格魅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关注员工个人需要的领导行为模式的优点。  
当然,陈寿亭也没有做到对工人充分授权。他专制多于民主,很多事情都是亲历亲为,没有让工人参与群体决策。工人们很难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对一些技术秘方也严格保密,防着工人偷师。--这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在那个年代,在染布厂、印花厂的情景中,实行民主式、授权式、参与式等领导行为模式不现实。  
     
    *补足技术短板,光脚不怕穿鞋的  
 
    陈寿亭对技术非常重视。早先,在他还是小染坊的学徒时,就很注意“偷师学艺”。没多久,他就把刘师傅的手艺学到手了,最终把要价过高的刘师傅赶出家门。成立大华染厂时,陈寿亭的东家与合作者是在德国学纺织印染的洋学生卢家驹,两人土洋结合。他还开发出特殊的染料配方,使产品质量高于竞争对手。到上印花项目时,他也舍得以工厂未来五年的总利润的40%换取技术,并以高工资聘请技术人员。合伙人赵东初认为这样代价太高,可陈寿亭看得更远。他认为,等技术学到手后,扩大生产,不愁钱挣不回来。  
陈寿亭白手起家,勇于冒险,野心很大。换句话说,他具备企业家精神。霍伍德 H 斯蒂文森(Howard H. Stevenson )说,企业家精神是追求机会而不顾手中的资源。陈寿亭就有这股劲儿。他先从小地方的老式作坊做到与人合伙在青岛开西式染厂,还订购了全球最先进的纺织设备。他把厂子从以染布为主改为以印花为主,尽管他不懂相关技术。他描绘了很大的愿景:“赶上那太平盛世,我能把大华干得和整个青岛这么大!我能把飞虎布卖遍全中国!”  
     
    孙明祖、上海林祥荣、訾家(模范染厂)、藤井等人都是有权有势的主儿,陈寿亭却不怎么怕他们,敢跟他们斗。这里头不全是“企业家精神”,还有点“斗气争面子”的味道。陈寿亭乞丐出身,喜欢说“光脚不怕穿鞋的”之类的话,觉得大不了就是回去做乞丐。这样的心态及对待财富的态度,应该也是陈寿亭能在乱世中崛起的原因之一。


        于 2005-11-02 22:31 被 wanglj 修改


wanglj  [个人空间]


注册  2005-09-26
发贴数  2764
精华贴  6
原创贴  1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版主
#2»发布于2005-11-02 22:44

  《大染坊》通过陈寿亭这样一个来自底层社会的民族工业家,在实现强国梦的奋斗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民间智慧、民间文化、民间生存哲学,抒写了中国民族工业在二十世纪初叶发生、发展的历程,透视了一代人强国梦的诞生与破灭,在该剧中,宏大的革命史和政治史隐于幕后,民间的、个人的历史成为被叙述的主体。该剧把重大历史事件仅仅作为一个时代的背景,主要讲述了一个"乱世奇商"的传奇故事。 
    该剧通过主人公陈寿亭的悲剧性命运走向,挖掘了民族工业在中国昙花一现的深层原因,主人公那种在夹缝中挣扎的艰苦生存状态,以及东方传统道德文化和先进经济力量所发生的碰撞与融合,还有那样一代民族资本家的艰难生存过程,他们作为创业的个体与那样一个处在动荡混乱年代的国家的关系,都是作品的重要着力点。


        于 2005-11-02 22:44 被 wanglj 修改




企业的出路在于产品更新换代,管理是共享一份团队的融洽的感情,关注并修正行为,影响并引导人生,感情淡薄使人平庸 ...


 2  1/1   1  

登录后方可发贴


[ 电话: 0571-85462761 王先生 QQ: 124520435 加入软件QQ群 - 杭州 - 浙ICP备19051128号-1 网安 33010402003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