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lj [个人空间]
     注册  2005-09-26 发贴数 2764 精华贴 6 原创贴 1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版主 |
|
|
所谓内部控制,就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管理目标,保证经营管理活动高效率运行,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而对企业内部各种经营管理活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约和协调的关系方法、措施与程序。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实施的好坏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 对内控制度的审计,是现代审计区别于传统审计的重要标志,也是审计实践的一个重大发展,是企业管理审计的核心内容。审计目的是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保护财产物资的完整,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单位内部管理政策的落实。 从目前审计项目开展统计情况来看,内部控制审计项目较少,不同企业经营方式多样,内控制度的建立情况就有不同,如何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笔者谈谈个人观点: 一、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内控管理建立情况审计:检查内部组织结构的设置,企业治理结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之间的制衡管理,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各司其责、协调运转,并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等。 2、内部牵制和不相容职权审计:有无设计合理有效的机构和职务分工控制,有无对经济业务处理上实行授权批准,授权后所处理的经济业务质量如何。对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等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控制等。 3、会计系统控制审计: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企业经营业绩都是通过财务报告反映,主要检查有无会计记录控制、会计岗位责任制、作业程序规范性、资料保管归挡,会计监督职能履行情况等。 4、资产保护控制审计:对实物的采购、保管、发货及销售等各环节有无定期盘点、完整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管理和货币资金的收支管理等。 5、人员方面审计:重点是对管理层人员的行为控制,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其经营决策导致的损失比一般员工要高很多,实践证明,失去制约的权利很容易导致腐败。同时要了解员工素质,有无建立关键岗位交流、培训、定期考核制度。 6、成本效益原则审计:发生费用小控制效率高的内部控制框架才是有效的控制系统,要注意机构职责划分和授权控制摩擦成本高低程度,机构设置工作效率如何。 7、预算控制审计:企业筹资、采购、生产、销售等方面预算执行情况,予算目标是否明确,预算调整是否经过授权,有无及时分析差异提出改进措施,内部经济责任考核和兑现情况等。 8、风险控制审计: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任何企业时刻要面临来自组织内外部的各种风险,如对产品销售市场的变化、原材料的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变化等,企业承受能力如何,内部决策失误等。 9、内部监控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及运行的跟踪、监督,是否有效,包括自我控制和内部审计,实际上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如何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内容较广,必须要建立规范的审计程序,明确审计内容,以保证审计工作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制定审计工作计划和审计工作方案,方案的内容必须切实可行,合理组织审计力量,进行审计前学习和调查,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确立审计重点,按规定向被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 2、根据审计工作程序,进驻被审单位审计:在审计通知书发出三日后,审计组即可进入被审单位开展工作,审计实施是整个审计程序的关键阶段。 (一)调查和描述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 首先要调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组织系统,查阅被审单位有关部门规章制度、政策规定等有关资料,并与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了解单位管理情况。书面调查常用的方法有文字说明法、调查表法和流程图法。 (二)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初步评价,主要包括功能性评价和健全性评价,如果认为控制系统正常,可以作为实质测试检查的依据。 (三)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符合性测试,查明各项控制措施是否贯穿于生产经营过程中,难点在于如何确定测试的范围,抽查的比例能否代表总体目标,在审计方法上可引进目前最先进的以风险为导向的基础审计模式,减小审计风险,才能达到预期的测试目的。 (四)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总体评价,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 通过总体评价,根据测试情况,确定可信赖程度,分高、一般、低。由于符合性测试只能查证内部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可能性,因此,对具体业务抽查要靠实质性测试来完成,符合性测试的弱点就是实质性测试的重点。 3、审计终结阶段:经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后,这个阶段以写出和上报审计报告为标志,提出审计意见书,作出审计处理决定,并做好资料的归档。 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相互渗透,伴随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而存在,从当前一些上市公司经营情况看,存在内控弊端,如内控制度有名无实,权力集中,财务信息不真实,企业短期行为等,从而造成内部控制的矢效。通过内控控制审计,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受成本费用的影响;②相互牵制人员之间窜通舞弊;③企业的情况发生变化等。 内部控制审计没有统一的标准,在目前尚处于审计探索阶段,企业经营体制往往不一,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审计定性比较难,在审计报告征求意见时,交流要花的时间要比其他审计项目更长,因为有的管理上问题审计处理没有法律和法规依据,只能提出审计建议,不利于审计信息披露。要发挥审计对企业内控制度的评审作用,应做好审计处理决定和建议的落实,对存在错弊的内控制度进行修正和补充,促进企业管理的加强,提高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及效率性。 |
|
|
于 2007-04-29 21:37 被 wanglj 修改

企业的出路在于产品更新换代,管理是共享一份团队的融洽的感情,关注并修正行为,影响并引导人生,感情淡薄使人平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