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五种比喻_管理职场
学习.交流
专业源于专注
www. onlyit. cn   
学习交流 文件下载 手册资料 交流QQ群

    

 2  1/1   1  
作者
内容
wanglj  [个人空间]


注册  2005-09-26
发贴数  2764
精华贴  6
原创贴  1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版主
#1»发布于2007-05-15 22:07

  在经济学家眼里,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 
 
  经济学家对“文化”的兴趣通常很淡,有一些人甚至持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即认为文化只是代表着一切说不清楚的东西的混合,而经济学要着力研究的是那些能够说清楚的东西。 
 
  然而,如果我们将文化的神秘面纱拿掉,而将文化看作是某种能够影响人们偏好的因素,甚至直接将文化等同于“偏好”,那么文化在经济研究中的重要性就会立即显现。这里我们不妨用五个比喻来说明一下“企业文化”的功用。 
 
  “发动机” 
 
  一是“发动机”。企业用什么来激励员工,正规制度讲究的是物质奖励、金钱刺激,工资、奖金,以及股权、期权都是这一思维模式下的产物,这当然是重要的。然而,经济学对这一点洞若观火,知道完全靠物质奖励是行不通的。为什么?因为任何东西包括物质刺激在内,其激励作用都是边际效率递减的。开始时也许有用,但在人的收入与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后,其作用就越来越小了。这个时候,你不能只靠物质,也要靠企业文化等来激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寻找新的动力。 
 
  “指南针” 
 
  二是“指南针”。企业设立制度,是为了对企业的行为有规范。然而,市场瞬息万变,靠制度实际上很难跟得上市场的变化。这个时候,企业员工的行为更多要靠企业文化引领。举个例子,农民在海尔牌洗衣机中洗地瓜,结果把洗衣机洗坏了,要海尔退赔。如何处理这件事非常考验海尔员工的智慧。按理,海尔可以完全不管。洗衣机嘛,不言而喻,当然是用于洗衣的,洗地瓜洗坏了责任在你消费者。但海尔也有一定责任,因为它没有说洗衣机是不可以洗地瓜的。这个时候,不是海尔的制度,而是海尔“真诚到永远”,强调服务至上的文化引领员工妥善地解决了农民的申诉。更绝的是,海尔在此后,居然发明了可用于洗地瓜的洗衣机,这使得本来可能演变成“公共危机”的一件对海尔相对不利的事件变成了喜剧。其中所仰赖的正是海尔的优秀企业文化的“指南针”作用。 
 
  “消毒剂” 
 
  三是“消毒剂”。许多人都看到市场经济好的方面的作用,但较少关注市场经济的副作用。其实,市场经济并非完善,而是存在“市场失灵”。除“市场失灵”外,市场竞争也容易导致人和人之间不择手段的竞争。这个时候,一种强调博爱、公义、诚信、友好的企业文化就可能成为企业以及市场的消毒剂。它让企业超越唯利是图,让企业员工在利和义之间,个人追求与团队合作上寻找到平衡。 
 
  “胶水” 
 
  四是“胶水”。如果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建立在自利的基础上,企业将不得不靠制度来防范员工的背叛或者任何有损于企业的行为。这个时候,企业将被迫安装许多“防盗门”来预防可能的损失。防盗门虽然能起一些作用,但成本高昂且效率未必见佳。因此,用信任的文化去影响新来的员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建防盗门的成本,也许是更好的办法。历史上,清教徒互相之间做生意,中国的温州人更喜欢与温州人合作,潮汕人更喜欢与潮汕人合作,道理正在于此。 
 
  “心灵鸡汤” 
 
  五是“心灵鸡汤”。好的企业文化能给企业员工带来愉悦以及极大的满足感,就像是心灵鸡汤一样。而人们其实是需要这样的鸡汤并且乐于“消费”这样的鸡汤的。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尽管是无形的,但作用却是实在的。归根结底,人既是物质的人,也是文化的人。经济学的研究在此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于 2007-05-15 22:07 被 wanglj 修改




企业的出路在于产品更新换代,管理是共享一份团队的融洽的感情,关注并修正行为,影响并引导人生,感情淡薄使人平庸 ...

wanglj  [个人空间]


注册  2005-09-26
发贴数  2764
精华贴  6
原创贴  1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版主
#2»发布于2007-05-15 22:09

  总体上说,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属于初级阶段,虽然文化是与生俱来,只要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但是优秀的企业文化需要有意识的去建设、培养。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企业文化”开始为我国企业界所熟悉,并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命题。不可否认的是,从最初的形式化到进入管理和制度层面,到最终成为企业核心凝聚力,企业文化现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然而,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它的企业文化又有何特别之处?由于企业文化在中国出现的时间还不长,外界对于它的认识还处于一个较为混沌的阶段。 
 
  日前,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研究企业文化的著名专家叶生。 
 
  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必须依靠企业文化记者:您曾经提到一个有趣的观点,将企业文化和水联系起来,叫做“企业文化如水”论,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叶生:我将“企业文化如水”论分为六个方面论述。 
 
  首先,企业文化是“柔情似水”。企业文化相对于管理制度而言,它属于非制度管理内容,它对员工的管理作用主要是通过精神引导弥补管理制度的不足,是一种柔性的因素。 
 
  其次,企业文化是“水滴石穿”。企业文化的作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不太明显,但从长期效果而言,通过文化的作用,培养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逐渐通过价值观形成对员工的行为规范,最终对企业绩效发挥作用。 
 
  第三,企业文化是“如鱼得水”。企业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正如鱼有了水一样,当你经常用它的时候不会觉得有多么重要,但一旦离开了水你就无法生存。在企业中,只要有一个团队,就一定有一种文化,但如果你没有留意,可能就感受不到。但一旦一个团队没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就会失去凝聚力,企业将无法生存。 
 
  第四,企业文化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牵引作用非常大,通过精神的引导,员工形成对企业较强的凝聚力,这种文化形成的企业凝聚力对企业的作用正如中国传统文化所说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第五,企业文化是“水到渠成”。企业文化建设难度很大,关键在于企业领导人的坚持不懈和员工的共同参与,只要有信心和决心,企业文化建设就一定会“水到渠成”。 
 
  企业文化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最后一点,优秀的文化能使企业长期繁荣,没有优秀文化的企业最终逃脱不了短命的下场。在商界的搏斗中,企业就像逆水行舟,只有全体员工同心协力才能发展下去。 
 
  记者:看来企业文化并不是一个虚幻的东西,它能够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叶生:是的,虽说企业文化不是万能的,企业生存不能仅仅依靠文化,但是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得依靠企业文化。在我看来,企业文化能给企业带来四方面的现实利益。 
 
  首先,从形象层来说,企业文化能规范、统一、企业的外部形象;打造现代、科学的企业品牌。其次,从行为规范来说,企业文化能规范公司组织,让员工、企业行为统一、明确。第三,从管理制度来说,企业文化能形成高效、严谨的管理和制度规范。第四,从精神层来说,企业文化能让企业的全体员工产生一致的理念和精神信仰,明晰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由于企业文化而给企业带来的现实利益,最终将形成企业的凝聚力,你会发现企业上下做事方向统一,员工工作愉快,不但学习有地方、发展有空间,而且生活也有保障,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率也随之提高。 
 
  记者: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的竞争力也能随之提高? 
 
  叶生:是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无处不在。企业文化首先体现在企业的外部形象上,这直接影响到企业品牌的塑造。而在企业内部,企业文化又是凝聚人心,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招揽贤才的重要手段,“人以类聚”,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和合作伙伴。再者,“养外必先安内”,优秀的企业文化能降低企业的内耗。这些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处于初级阶段记者: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民营企业,现阶段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处于一个什么发展阶段? 
 
  叶生:总体上说,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属于初级阶段,虽然文化是与生俱来,只要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但是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需要有意识的去建设、培养的。 
 
  在民营企业当中,把文化建设当作一种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出效能的企业是少之又少。但是,必须看到民营企业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投入的力度也越来越大,还有不少企业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了战略层面的高度。 
 
  我还注意到,在民营企业中,特别是大型民营企业中,有关时效型、管理型的企业文化建设呈现出一种快速发展的趋势。 
 
  记者: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呈现出了怎样的特点呢? 
 
  叶生: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起步时间较短,目前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主要是应用型的企业文化,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把各种管理方法、管理理念都汇集到文化的层面上来,虽然比较繁杂但是有效。 
 
  需要提醒的是,在中国,特别是在民营企业当中,企业家的文化在企业文化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虽然文化的管理涉及企业家的精神,但企业文化绝不可以等同企业家的文化。 
 
  其次,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其他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企业文化更偏向于外在形象的建设,比如品牌塑造,企业形象塑造等,对于内部的管理型文化还比较欠缺。 
 
  记者:那么,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软肋在哪里? 
 
  叶生:首先,在中国,往往企业家的素质决定了企业文化的主要水平及有效性,而民营企业家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其次,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处在摸索的阶段,由于企业文化建设跟企业管理模式密切相关,如果管理水平较低,自然企业文化建设也就相对滞后。 
 
  再者,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方面,而现在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还比较低,很多停留在人事管理的阶段上,这就很容易让企业文化管理停留在口号、想法、标语的层次。我们最终要用企业文化来选人、用人、养人,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和企业文化相互融合。 
 
  记者:如果让您给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些建议,您最想告诉他们的是什么? 
 
  叶生: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要对公司目前的文化进行评估,明确优劣,去粗取精。然后让潜在的文化明示出来,制定规章制度,有章可循。还有就是需要内在、外在两方面的传播,让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充分了解,树立内在美和外在美相结合的企业文化。 
 
  记者:还有一个问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容易出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脱节的现象? 
 
  叶生:这就必须得让企业管理者们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文化不是标语口号,而是有实际管理效能的。企业文化是需要科学地方式方法、专门的人或团队的去运作它,这样企业文化才能在企业管理中体现出来。


        于 2007-05-15 22:09 被 wanglj 修改




企业的出路在于产品更新换代,管理是共享一份团队的融洽的感情,关注并修正行为,影响并引导人生,感情淡薄使人平庸 ...


 2  1/1   1  

登录后方可发贴


[ 电话: 0571-85462761 王先生 QQ: 124520435 加入软件QQ群 - 杭州 - 浙ICP备19051128号-1 网安 33010402003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