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具有价值的“奶油层”客户_管理职场
学习.交流
专业源于专注
www. onlyit. cn   
学习交流 文件下载 手册资料 交流QQ群

    

 4  1/1   1  
作者
内容
wanglj  [个人空间]


注册  2005-09-26
发贴数  2764
精华贴  6
原创贴  1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版主
#1»发布于2007-05-15 23:10

    在很多企业的客户服务理念里,都有这样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客户就是上帝”。其实,客户不一定是上帝,也不一定是企业的朋友,甚至有些正在“坑害”你。这绝非危言耸听,如果一个客户持续不能为你创造价值,相反地却在增加企业的成本、吞噬企业的利润,你还能把这样的客户当成你的“上帝”或“朋友”吗?既然这部分客户不是你的“上帝”或“朋友”,你还会把他奉为神或继续交往吗?另外,很多企业在发展客户初期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芝麻、西瓜”一齐捡,但是后来问题出现了,企业没有精力管理那些小而杂的“鸡肋客户”,那些有规模的客户就足以使企业忙得不可开交并且也赚得盆满钵实。对于那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客户,企业也不得不忍痛割爱,甚至让给竞争对手。也就是说,企业要对客户实施动态化、差异化管理,并对客户进行优胜劣汰。这样不但有利于企业降低客户成本,提升客户利润,也有利于企业把优势资源集中在那20%能给企业带来核心利益的关键客户。 
 
    必须对客户进行价值化研究  
 
    企业研究客户、分析客户,不只是企业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以及优胜劣汰的需要,还是实施客户激励、客户挽留等的需要。通过客户分析,找出价值型客户群、潜力型客户群、过度服务客户群及潜在客户群,这对企业的客户管理决策会产生重要影响。下面通过表格的形式把各类客户群的特征加以描述,请见下表: 
 
    可见,企业要“研究”的就是“客户价值”,以客户价值为基准进行客户管理。 
 
    其实,在服务定位时企业就要对客户进行研究,明确哪些人群才有资格成为企业的目标客户,对客户进行精准定位,然后企业坚定不移地为这一部分客户服务,这是企业发展客户的一种思路。实际上,只有很少一部分企业能做到这一点,更多的企业则采取了“边发展,边优化”的思路,即“先生存,再发展”,在企业随着服务业务的不断拓展,再对客户价值加以研判,然后再进行分类管理,或者实施优胜劣汰。在这方面,电信业企业做得很好,如中国电信(或中国网通)的小灵通,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要逐月计算APRU(即平均用户收入),这对企业决策或实施客户管理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帮助。并且,我们也看到,这些企业划分高端客户、中端客户与低端客户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动态的,如何进行划分与企业规模与客户规模有关。这样做不但降低了客户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客户管理的效率,更有利于提升客户价值。 
 
    客户也要分三六九等 企业对客户实施差异化管理是客户关系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这是双向利益驱动: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客户规模、利润贡献度等不同,也就是说不同客户对企业贡献的价值具有差异性,对于很多企业,80%的利润往往是20%的客户提供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有必要对客户进行分类并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服务政策与管理策略,使企业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实现高产出;从客户的角度来说,客户对分类管理也存在着潜在要求,那就是客户需求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客户希望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而不仅是希望能够满足自己基本的需求,并认为这是企业对自己的一种尊重。因此,客户会努力在市场中尽可能地寻找能满足自己个性化需求的企业,并与之建立合作关系。另外,不同客户对增值服务的需求也不同,对于与企业建立深层次合作关系的客户来说,客户还希望能够比其他客户多得到一些增值服务,而客户个性化需求和增值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对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有着巨大影响。 
 
    通常,在企业会把客户分为关键客户、重点客户、一般客户和维持客户。在企业里,关键客户与重点客户的比例往往只占20%,却贡献着80%的利润。下面的客户数量金字塔和客户利润提供能力倒金字塔,体现了客户类型、数量分布和创造利润能力之间的关系: 
 
    不过,不同企业划分客户的标准与方法并不相同,有些企业按销售额,有些企业按利润额,还有些企业按消费频次……不过,这都不够科学,最科学的划分标准就是客户价值,遗憾的是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想到,或者受制于技术而不能实现。另外,对客户进行分类的标准应该是有一组综合指标,加拿大Geanal公司把客户分为A、B、C、D四类客户,在类别划分上就考虑了订单量、客户信用等因素,并且对客户数量情况如下:A类客户占所有客户的20%左右,B类客户占所有客户的30%左右,C类客户占所有客户的30%左右,D类客户占所有客户的20%左右。而IBM公司则对客户做出如下分类:忠诚型客户、快速成长型客户、睡眠型客户和值得重视和培养的客户,在划分客户标准上也采取了多元的标准:忠诚度、满意度、销售额等指标。 
 
    总之,把客户进行细分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只有把客户分为三六九等,才能做到不对无价值客户投入不必要的资源,才能实现精益管理。  
 
    不同客户要不同对待 
 
    服务营销战的本质是客户争夺战,尤其是高质量客户(或者说优质客户)的争夺。评价一个客户是否为优质客户,不应仅看眼前的客户规模、交易量、交易额等指标,更关键这个客户对企业的利润贡献度,以及该客户的成长潜力,即要看客户的终身价值。有很多企业简单地把客户划分为大客户与一般客户,把大客户视为衣食父母,其实大客户也未必是优质客户,也许有“量”无“质”。因此,企业在进行客户管理时必须先识别出这种“假大户”,别被“假大户”的障眼法给蒙骗了。 
 
    对于“不同客户要不同对待”,告诉我们不但要区分商业客户与个人客户,还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级别采取不同的管理,尤其在服务政策方面。其实,这不仅是企业向管理要效益的需要,也是客户的需要。企业不妨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如果企业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政策,一些高价值客户可能会感到自己不被重视,并且也没得到相应回报,使这些客户就容易失去积极性。另外,把用于高价值客户身上的资源同样用于中低价值客户身上,这也容易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使企业有限的资源不能用在“刀刃”上。如果从客户的角度来说,客户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也不喜欢接受企业提供的“大众化”服务,客户喜欢通过差异来“显示”他们与其他人群的区别。因此,企业在客户管理政策的制定上必须“量体裁衣”,并且政策要能对低价值客户形成激励,促使他们向高价值客户转变。 
 
    总体来看,客户管理工作的几个重心:一是客户分类,上文已有所阐述;二是优化客户结构,包括客户在市场区域、行业领域、经济实力等方面的构成比例;三是根据分类制定差异化的客户管理政策,既注重对客户的保护与激励,又注重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四是客户营销,针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五是客户优胜劣汰,主要是“抓大放小”;六是客情关系维护,将在下文阐述。下面来看一个客户分类管理的案例:IBM在读客户进行科学分类后,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忠诚型客户,即对公司产品忠诚,但是销售成长不大的客户,采取“加强和保证客户售后服务满意度”的措施;对快速增长型客户,即针对销售增长非常快的客户,采取“将销售人员增多,保证全面周到的销售和服务”的对策;针对睡眠型客户,即曾经是公司的客户,但是现在没有新的业务和增长的客户,采取“为他创造新的需求,创造新的消费”的对策;针对值得培养和重视的客户,采取“积极跟进,确保将信息和服务及时通告对方”的对策。 
 
    服务的同时不要忘了管理 
 
    我们知道,从管理的角度,可以分为计划、组织、监督、协调、控制等职能,这些管理职能似乎都好理解。但是对于考核客户,尤其大客户,并根据考核结果做出奖惩,甚至实行客户“裁员”,对很多企业来说恐怕是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即使想到了恐怕也没有勇气做。这就是如今的现实,大多数在客户面前只管服务而疏于管理,或者不敢提管理,害怕客户“飞”了。但实际上,企业行使对客户的监督、控制、考核、奖惩等职能如今已是势在必行,尤且对于商型客户。至于客户会不会“飞”,关键还要看企业对客户的价值创造能力,这是关键所在。如果企业与客户合作缺乏“游戏规则”,那么企业注定要成为这场“游戏”的失败者。下面从事前(合作开始前)、事中(合作中)、事后(合作结束后)三个阶段方向性地来谈一谈如何行使这些管理职能,以利于企业与商业型客户合作的长期与稳定: 
 
    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无法量度和评估的东西就是无法管理的东西,你的量度手段到哪一步,你的管理手段才能到哪一步”,在客户管理方面亦是如此。2003年10月27日,美洲银行和富利波士顿银行宣布了合并计划,到2004年4月1日,两家银行合并的法律程序全部完成。由于这次合并的特殊性,过渡期团队决定在美国东北的八个地区分阶段实施变更计划,每一个地区有有一个目标日,也被这个团队称为“客户日”。从2004年8月14日第一个客户日到2004年12月20日,公司向原富利波士顿银行的客户寄出了60多封联系信,新发行了450万张自助银行卡和借记卡,换掉了45000个富利标志。面对庞大的客户量,以及如此之大的工作量,企业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在过去,这是很多企业都头痛的问题,甚至想都不敢想,尤其中小企业。现在这样的问题可以解决了,甚至可以说很轻松、很容易就可以解决了,这都要依靠CRM。我们都知道CRM,即客户关系管理。CRM的主要含义就是通过对客户详细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来提升客户满意度,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对于客户资料分析,包括客户概况分析、客户忠诚度分析、客户利润分析、客户性能分析、客户未来分析、客户产品分析、客户促销分析。 
 
    从概念的角度来讲,CRM通常是指由销售、市场、服务、电子商务和呼叫中心这五个相辅相成的“功能应用组件”构成的营销体系。通过CRM可以缩减销售周期与销售成本;增加企业收入;寻找扩展业务的新渠道;提升客户的价值、满意度、赢利性和忠实度。在传统企业引入电子商务后,企业把关注的重点由企业内部效率转向外部客户。CRM理念恰恰体现了企业对客户的尊重,在完整地认识到企业的生命周期后,为客户提供沟通的统一平台,提高企业与客户的接触效率与客户反馈率。对于一个完整而成功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至少要包括以下功能: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移动通讯工具、电子邮件等多种渠道与客户沟通。这样可以使企业员工全面了解客户关系,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交易,记录获得的客户信息,在企业内部做到信息共享。同时,对企业的市场计划进行整体规划与评估,以及对各种销售活动进行跟踪。另外,通过大量积累的动态资料,对市场和销售进行全面分析 
 
    可以说,2002年是中国CRM市场的转折点,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中国CRM列车目前已经逐渐进入了高速成长的快车道。根据GCCRM的评选结果来看,中国国际航空、阿里巴巴(中国)、上海大众、招商银行、欧莱雅中国、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中宏保险、联想集团、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惠氏制药中国、复地集团、上海统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华夏证券、贝塔斯曼中国、上海西门子移动通信、中外运敦豪等17个行业、17家企业成为CRM实施的典型。无疑,这为中国企业树立了楷模,也打破了“CRM是跨国公司的专利”的神话,将进一步加速企业CRM进程。


        




企业的出路在于产品更新换代,管理是共享一份团队的融洽的感情,关注并修正行为,影响并引导人生,感情淡薄使人平庸 ...

wanglj  [个人空间]


注册  2005-09-26
发贴数  2764
精华贴  6
原创贴  1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版主
#2»发布于2007-05-15 23:10

直销人de成功法宝---焦点转移大法! 
 
直销人,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人才辈出。特别是做直销的销售人才,更是叱咤商场,在“默拜”客户的情况下的成功率之高,已是不争得事实。因为“默拜”在直销人的眼中,已经成为一种必修的课程。 
  
谈到直销人,人们不约而同与培训联想到一起。其培训的过程中,学员的激情和能力总是被极大的调动起来,纵而令每一个直销人的才能发挥的淋漓致尽,大大的加大了销售的成功机率。 
  
那么直销人凭什么法宝,能够尽可能大的调动起自己的激情,又凭什么做到给客户销售自己产品的成功率有如此之高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特别亲自参加了一些直销销售人才的培训课程,例如:安利的课程“如何做一个成功的直销人”、雅芳的课程“打造亿万富翁的直销秘诀”等等。 
  
我发现他们的培训课程都有一个非常类似的特点:就是“焦点转移大法” ! 
  
这里我先不加以解释,先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一个我亲自参加安利的培训课程的回顾。那是2005年六月的时候,在国贸附近的一个酒店。我记得当时没有参加课程之前,就听说,这次培训是安利的某位资深直销人亲自与大家分享他直销成功的经验。于是吸引了大批直销人,开讲提前半小时就座无虚席,黑压压的底下做了一大片。多数都是直销同员慕名来欣赏这位资深直销人的风采的,也有小部分类似我这样来“盗取”销售秘诀的地下人员。 
  
课程一开始,老师上台就说:“古时候有个猎人正在追逐一个狐狸,狡猾的狐狸为了保命绕着弯跑,猎人好几枪都没有打中,最后狐狸冲进一个大树洞,猎人就令猎狗守在口外,自己绕着大树洞找看有没有其它洞口,结果果然在树洞的背后有一个口,居然从里面窜出一只肥硕的大野兔,猎人最喜欢吃兔肉了,就追兔子,惊慌失措奋力一窜,就窜进了一个大树丛,猎人就拿起枪对准树丛开了一枪,轰动一声居然从里面惊吓出一只黑色的大棕熊,猎人急忙端枪要射击,却发现没有子弹了,只好转身撒丫子就跑呀,一边跑一边装子弹,幸亏大棕熊跑不快,猎人回头就是一枪,终于把棕熊打死了” 。 
  
说到这,老师看看下面眼睛瞪的大大的学员们问:怎么样?精彩吧,看猎人多险。 
  
“太棒了,打一只兔子,结果打到了一只大棕熊,发财了”有个学员讲。 
  
“真是有意思,猎人本来要追得是狐狸,后来却追起了兔子和熊”另一个学员说。 
“大棕熊值不少钱的”接着下面学员们就交头接耳起来:“这回猎人发了”。 
  
“说不定猎人打兔子的那一枪早就打中大棕熊了”,有个学员接过来说:对,这样才致使大棕熊跑不快,要不然猎人早就玩完了” 
  
老师看看学生,笑笑说:“不错,你们想的都不错,但是为什么没有一个人问‘那原来的狐狸跑哪里去了?兔子呢?前面的两个主角怎么没了?’ 
  
学员们的表情疑惑起来,这位资深直销人士的脸色也变得严肃:“你们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直销人才,就必须学会焦点转移大法,把话题得焦点转移到有利于自己的方位。” 
  
所以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直销人才,就必须学会“焦点转移大法”,说俗了就是学会转移话题,但是转的要巧妙,要合情合理,顺理成章。 
  
那么你就会发现作为一个直销高手,管你今天谈的是选举、旅行、嫁女儿甚至买包卫生纸,他或她都能左转右转,没几下,就转移到他或她要推销的产品上去了------ 
  
“买卫生纸呀!千万要买那种处女纸浆的卫生纸,免得你擦伤屁股,尤其是有痔疮的人,不过痔疮这毛病呀,主要是由于自己身体里有难以散发的火气和毒素。你有火气,下面就长痔疮,身体里有毒素脸上就长暗疮和粉刺、黑头等,想想如果脸上出现暗疮、粉刺、黑头该是多么讨厌,不仅令夫妻不合,还提前导致肤色老化,影响夫妻生活等等,那样,你最好用这种产品,一方面内服去火气,一方面外涂去除暗疮、黑头和粉刺,还可以调理肠道消化,具有养颜益寿的功效………. 
  
你说,他这些话,是不是神乎其技?由屁股的痔疮一下就转到脸上的暗疮和粉刺、黑头,到头来则是要你掏钱去购买他的化妆产品。 
  
你说妙不妙,所以说,这就是“焦点转移大法”,现在已经不仅是直削人的必修课,而且任何一个销售,只要你想做的出色,做的成功,拥有了“焦点转移大法”的必修功力,一定会早日助你实现你的美好愿望!!


        




企业的出路在于产品更新换代,管理是共享一份团队的融洽的感情,关注并修正行为,影响并引导人生,感情淡薄使人平庸 ...

wanglj  [个人空间]


注册  2005-09-26
发贴数  2764
精华贴  6
原创贴  1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版主
#3»发布于2007-05-15 23:11

  做一个准确吸引消费者的漏斗 
 
  在进行品牌传播时,品牌管理者往往会根据企业单方面对市场的理解和过去的经验来设计广告、公关、渠道和促销讯息。但是,我们却时常忘记了顾客以及其他关系利益人与品牌的接触中,产生的许多未经企业设计的自发性接触点。这些自发接触点通常处于不为企业完全掌控的情势下,我们如果经常不知道这些接触点分布在哪些地方,顾客流失的“惨剧”便会经常发生,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反之,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找到并掌控这些自发性的接触点,在这些关键的接触点上与顾客进行积极有效地互动,就会成为我们维系品牌与顾客关系,增进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的根本手段。因为在顾客的眼里,互动代表了他们与公司接触的难易程度,更反映了品牌兑现承诺的能力。关于这一点,“品牌接触点传播体系”中的“接触点漏斗模型”工具就能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接触点漏斗模型”由两个模型、一次写真、两次测试、反馈修正共五个部分组成。参加接触点分析的为企业的市场、销售、客户、企划、财务、公关、市场推广服务商、渠道伙伴和消费者组成的“品牌董事会”。这样的组织架构杜绝了以往只由企业的市场或销售部门组成的小组来解决问题的狭隘。而是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几乎所有的品牌创建参与者列成一个排面,共同担负起品牌建设的责任。 
 
  摊牌模型 我们的脑子里充满了许许多多来自见闻、调查数据中的接触点信息,究竟哪些有效?哪些效用小?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哪些产生的影响力大?哪些影响力小?所以这时,我们需要把它们统统倒出来,摊在阳光下接受检验。注意,一定要倒得干干净净,一点不留,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是与不是,甚至一连些不很关联的概念都要一股脑地倒出来,把它们写在矩阵图里,这叫清空大脑,资源汇总。 
 
  入瓮矩阵 “品牌董事会”进行分组讨论,各组分别将以上各项目按照类别放进下面的模型中,并分别陈述其理由。对于个别存在争议的可由赞成和反对双方进行辩论后确定,确定其优先级,并排序。归类结束,经过现场一致通过后,将归纳出的接触点状况写成“接触点素描”并交由跨职能小组制定应对和改善策略。 
 
  接触点写真 做完上述事情之后,我们就需要实施接触点写真了。我们按照以上各象限中的接触点对品牌发展和市场影响力程度的不同,将各接触点进行优先级排序,并最终确定哪一个,或几个接触点可能将是我们一定要实施改善的“关键时刻”后,我们要以策略性语句将接触点属性、理想的接触点管理目标和计划的解决之道写出来,该文案将成为公司品牌管理的核心机密。这就是接触点写真的过程。 
 
  譬如著名的3M公司发现,博伊斯联电公司与他们交易的自发性接触点居然是博伊斯的货仓里,这一接触点的满意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交易,为了便于策略执行人员的操作以及公司进行客户研究,于是跨职能小组用策略性的语句将这个接触点写成了“接触点写真”:“对于博伊斯公司来说,货仓效率是直接可以影响其成本支出和增加收益的地方;由于缺乏有效的货仓管理方案,他们经常难以有效地消化和吞吐运去的产品;导致的结果是产品被结构性积压,甚至造成终端假脱销的现象。所以,这个接触点是博伊斯生意的‘关键时刻’!” 
 
  于是,3M公司的跨职能小组,立即研究出了一种可以使博伊斯减少存货和货仓运营成本50万美元的方案,此举博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誉,从而成为3M公司的忠实客户。 
 
  再譬如,一家饮料企业的品牌管理者发现,产品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竟是来自于产品在终端陈列时,未能体现出其“清凉、畅快”的品牌诉求的氛围。而且许多零售店的产品经常积有浮尘,造成产品“卖相”不好。于是,透过“接触点管理漏斗”,他们得出了如下的品牌接触点写真:“对于顾客来说,促使他们购买我们产品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其通过终端氛围来验证广告诉求,也就是否能够在终端直接的感受到他们预期中的体验。因此,积极营造与品牌诉求吻合的氛围,改善产品在终端的‘卖相’,是促进我们与顾客交易的‘关键时刻’,我们应当为我们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盲测:采用驻点观察、暗访直接访问、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对改善接触点的效果进行调查。条件是事先不告诉对方企业为了什么,只是分项询问最近的体验感受如何。调查指数为:销售量与以往的对比;(要注意排除促销打折和自然旺季期间的增长)成交的速度对比;愉悦指数对比;方便性对比;以及其他相对应改善的接触点属性的对比等。结束后,将数据反馈给企业跨职能小组汇总。 
 
  明测:派驻专人实地向顾客提示,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某某测试,你感觉比以前有什么变化或者不同,你有什么建议和意见请向我们提出。事后将各接触点的这些数据反馈回跨职能小组进行分析。 
 
  反馈性修正:最后,我们需要对明测和盲测的结果进行反馈性修正,以最终确定可大规模实施的接触点策略。 
 
  1、对于接触点讯息的设计和发布的策略与正确性的修正,以传播代理商的检核为主。 
 
  2、对于改善策略的实施和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情况修正,以检核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投入资源的适度和有否重复投入,避免出现资源浪费为主。 
 
  3、对于竞争对手相关的接触点的检核,以完善现在的改善策略,对竞争对手的调查为主。 
 
  做完一系列操作,这个接触点管理漏斗也就完成了,以后的工作就是如何管理和维护,定期检视这个漏斗了。一般来说,企业的品牌管理者应该至少15天检视一次接触点漏洞,以便紧随顾客的需求的变化进行修正。 
 
  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只能将“品牌接触点传播体系”中的“接触点管理漏斗”作简单的阐释,有机会我们再另作详细交流,愿聪明如您可窥一斑而见全豹。


        




企业的出路在于产品更新换代,管理是共享一份团队的融洽的感情,关注并修正行为,影响并引导人生,感情淡薄使人平庸 ...

wanglj  [个人空间]


注册  2005-09-26
发贴数  2764
精华贴  6
原创贴  1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版主
#4»发布于2007-05-15 23:14

  越狱的草根式营销 
 
  现在最热的电视剧是什么?最热的电视剧没有出现在中国的电视台上,而是在网络中,在这个人人用手投票的遥控器时代,《越狱》的广泛传播和受到欢迎的程度估计是很多电视台的人都始料不及的。 
 
  可以这样说,这是一个特别经典的自下而上的草根式营销传播的实战案例。 
 
  新颖的营销角度 
 
  《越狱》何以流行?《越狱》在美国的电视剧收视率没有进入前20名,但是在中国的传播速度和广度都十分惊人。 
 
  网络时代的媒体力量是如此强大。《越狱》没有通过电视这个媒体传播,而是通过网络这个自由的媒体,或者叫作流媒体,这样降低了很多传播成本,而且不需要审核。 
 
  《越狱》的知名度已经非常高了,几乎每个经常上网的人都会知道,而且这其中20-30岁的白领阶层占大多数。门户网站、视频网站、BT下载等等很多地方都能看到。 
 
  而《越狱》的美誉度更是深入人心,在消费者看来,几乎每一集都是一部好莱坞大片。充满悬念,剧情吸引人。再看看卖盗版DVD的商贩,你就知道它的受欢迎程度。甚至有人开了《越狱》的中文网。 
 
  更重要的是不论传播或者下载都是十分便利的。这个功能,就是在整个营销传播中宣扬的4c的理念。给消费者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其次,这个事件显示了强大的网络媒体力量,视频的力量,P2P的力量。看来网络确实存在着很大传播能量和商业价值。重要的是如何开发?如何针对网络媒体的特殊性运用传播方式。这是值得企业、策划人、广告公司尝试的,可能也是未来的广告增长点。 
 
  从《越狱》来看,这种制作成本高的作品可以完全先卖给网络播映,然后对产生的广告利润分成,或者将广告镶嵌到作品当中。 
 
  而像后舍男生和DODOLOOK这样的创意经济产生者,则可以打造成让人喜闻乐见的广告人物,来进行品牌传播。 
 
  这两者的共同点,就是提供了高度的差异化视觉产品,远远高出了中国目前的一般的电视剧和视频制作水平,所以得到了很多的赞誉和口碑传播。这也充分证明了,营销手段一定要以产品为核心的理念。 
 
  营销传播的启示 
 
  目前很多网站都推出了网络视频的服务,但是很多网站的视频都是重复的,作品的来源是一个很大问题。好作品--点击量--广告,还是网站的主要收入模式。但是包括《越狱》、后舍男生、DODOLOOK的出现,给了我们很多新的灵感。 
 
  看来网站,或者说网络是可以更方便地和一些能创造点击率的人物来合作创收的,因为网络的发展,已经可以越来越多地替代其他媒体,这个改变和影响是必然的,虽然现在看来进展缓慢。 
 
  这种个性化、差异化的事物打破了很多常规的模式和方式,给人们很多新奇的感受,也给了很多人讽刺中国电视剧导演的话柄,所以很少有竞争者。《越狱》可算是一场实地的病毒式营销,传播方式完全避开了原有的模式,通过下载,复制来完成了传播。 
 
  这是一种虚拟传播,一种流体传播。 
 
  而这种传播模式在中国很早就有相应的理论,只不过很多企业压根不知道怎么做?专家们顶多就是知道好处是什么? 
 
  如果你的产品、广告在现实中就是千篇一律,那你放在网络上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借助网络传播的方式,就要有符合这种方式的内容。 
 
  想要有口碑营销,最起码你要有个像样的产品出来。 
 
  产品第一位的重要性 
 
  这个年代,广告是有效果的,但产品依然是最重要的。你可以在某个时间骗所有的人,可以把某些人长期置于你的谎言中,但是你不能在所有时间骗所有人。最后的问题还是会归结到产品上面,所有竞争的关键最后变成技术竞争。营销的正确观念是:先了解市场,然后制作出好的产品,再运用合理的营销手段。仅此而已。 
 
  不要先做出产品,然后骗卖。这不仅是不对的营销,也是不道德的思维。 
 
  《越狱》的剧情曲折,制作精良,表演生动--这是前因;而目前的流行状况是后果。


        




企业的出路在于产品更新换代,管理是共享一份团队的融洽的感情,关注并修正行为,影响并引导人生,感情淡薄使人平庸 ...


 4  1/1   1  

登录后方可发贴


[ 电话: 0571-85462761 王先生 QQ: 124520435 加入软件QQ群 - 杭州 - 浙ICP备19051128号-1 网安 33010402003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