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_目标管理的三个分系统_管理职场
学习.交流
专业源于专注
www. onlyit. cn   
学习交流 文件下载 手册资料 交流QQ群

    

 1  1/1   1  
作者
内容
无影  [个人空间]


注册  2005-10-12
发贴数  105
精华贴  1
原创贴  0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版主
#1»发布于2007-11-13 13:15

 
一、  综合计划管理分系统 
 
型号研制综合计划管理是型号研制目标管理的中心环节,主要作用在于正确把握未来发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确保研制任务圆满完成,并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型号研制的综合计划管理,是全局性的目标管理。从广度看,专业面宽,涉及各种学科;从深度看,包括各占一定比例的基础、应用与开发研究项目;从特点看,由于研究工作的探索性、创造性,有许多未知因素难于预测。因此,它是一个多目标、多参量、多变化的复杂系统。综合计划管理的实施程序,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和分析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针对执行中发生的问题,拟订下一步更切合实际的改进措施等四个重要阶段。综合计划管理的实施范围包括研究、设计、试制、试验、生产、财务、劳资、器材、技安、技措、教育等各方面。所以,综合计划管理的完整内容,应该是管理程序与管理范围的总和。 
 
  
 
编制系统开发、型号研制综合计划要正确处理几种关系: 
 
1.  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对准备纳入综合计划的型号研制任务要全面了解其产出要求(总目标),对承担单位的研制能力、实际条件和可能投入的资源进行全面分析,使研制计划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2.  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综合计划是全局,其它各职能部门的单项计划都是局部,而局部必须服从全局。在编制综合计划时,要处理好进度要求与质量要求,科研经费、物资供应,技术支援、后勤保障之间的关系。各主管部门的单项计划不能通过特殊渠道单独下达,必须经过综合平衡,纳入综合计划后统一下达。 
 
  3 . 长远任务与近期任务的关系 
任何科研单位,从本专业发展需要出发,都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储备工作,不断地扩大自己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范围和能力。在制订综合计划时,不能只看到短期容易见效、经济效益明显的研究研制项目,还应有战略眼光,抽出适当的科研力量和一定比例的经费进行预先研究,从事知识积累和技术储备工作。这样,一旦有新的型号研制任务下达,就可能把系统开发的探索性降到最低程度,从而减少技术经济风险、提高型号研制的成功率。 
 
 4. 进度与质量的关系 
     大系统开发研制要求质量高、周期短。质量与进度相比较质量是第一位的,没有质量就没有使用价值。必须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缩短研制周期,以延长型号系统的经济寿命。 
 
5. 计划严肃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系统开发综合计划一经下达,就必须严格执行,它对各职能部门、各研究机构及全体职工均有法律上的约束力,这一点毫无疑问,也必须如此。但由于开发研究无样板可循,有较多的未知因素,在编制计划时,又必须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亦称弹性。对不同类型的课题应区别对待,对探索性较强的应用研究课题,要允许失败。 
 
 
根据系统工程的有关理论,参考A•D•Hall博士首创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模式,结合工业研究特点,我们提出了制订型号研制综合计划的三维模式,即程序维--逻辑维--条件维模式。此模式能使工业研究所的领导和管理干部清楚地看出型号研制的步骤及每一阶段所要进行的作业,使他们能及时抓住关键,确保整个系统研制有机地深入开展下去。 
 
  
 
(1)  程序维:即全过程管理的型号研制程序各阶段。 
 
①指示论证阶段; 
②方案阶段; 
③初样阶段; 
④试样阶段; 
⑤定型阶段。 
 
(2)  逻辑维:是指型号系统或分系统项目每一阶段所需实施步骤。 
 
①提出问题。根据每一阶段的具体情况把存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提出来。 
②指标要求。根据提出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 
③实现途径。按照解决问题的目标要求,拟制解决问题的各种备选方案。 
④最优选择。将解决问题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取最优方案。 
⑤实施计划。根据所选取的最优方案,制订出具体实施措施。 
上述逻辑过程对于任何研制计划的形成都是不可缺少的。 
 
(3)  条件维:是指完成各阶段任务所必须保证的条件。 
 
①组织计划。包括规划、计划、调度、协调、指导、控制与监督等一系列的经营管理活动。 
②情报资料。包括图书、文献、资料等,这对科研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保证条件。 
③物资保障。包括通用器材、关键器材和新型元器件等物资的计划供应工作。 
④技术措施。包括实验室建设,有关质量,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和安全等技术性措施。 
⑤仪器设备。包括仪器仪表测试设备的购置,检定和维修等保障措施。 
 
 
 
掌握了这种结构形式,就可以根据型号系统或分系统研制的各个不同阶段,按所要进行的工作,制订出研制计划。现以欧洲共同体某航天飞行器结构初样阶段研制为例,按三维模式来进行分析。 
(1)  提出问题 
 
①初样设计的技术指标有哪些还不明确? 
②哪些低温研究课题的预研结果尚未提供,影响开展初样设计? 
③初样试验点和试验用关键设备是否落实? 
④局部绝热设计的分工有哪些问题还不明确? 
⑤贮箱、壳段、管道和仪器电缆安装设计,还有哪些条件不具备?分工是否明确?哪些具体设计项目还未落实到人头? 
⑥具体的研制计划如何安排? 
 
(2)  指标要求 
 
①根据系统总体对结构初样研制的技术要求,哪些指标能达到,哪些指标达不到,最后如何确定下来。 
②根据工作量和任务性质,确定各结构部、设计组需要的人数。 
③明确关键技术,关键原材料的名称、数量和来源,提出指标要求。 
④针对“提出问题”的前五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的要求。 
⑤确定完成初样结构设计的时间。 
 
(3)  实现途径 
 
①技术指标尚不明确者,组织技术协调,尽快下达任务书。 
②按专业分工原则,召开会议,明确局部绝热研制设计分工。 
③组织物资部门落实关键原材料、元器件的提供单位和数量。 
④报请上级尽快安排落实低温结构、试件的试验地点,并尽快提出试验任务书。 
⑤派人到协作单位催取课题预研结果。 
⑥根据总进度要求,由科技管理部门会同研究室落实任务项目承担人,制订详细进度计划,并提出器材清单。 
 
(4)  最优选择 
 
①试件是选用缩比箱进行低温试验,还是直接用1:1的试件进行试验?先用缩比箱进行试验,然后再用1:1箱进行试验比较稳妥。 
②贮箱低温强度静力试验在甲地区做好,还是在乙地区做好?从环境、设备、操作人员和安全等方面分析,优选在甲地区做。 
③人员安排上,仍以原研制队伍为主,以保持其继承性,并适当抽调其他型号研制任务不重的人员来加强研制队伍。 
 
(5)  实施计划 
 
有了以上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通过计划、财务、器材等业务部门综合协调,就可以制订出具体实施计划,安排落实各方面的工作并组织实施。 
 
按照三维模式和矩阵排列进行型号研制过程的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而制订出来的研制计划,其优越性是:全面完整,免于漏项,遵循规律,符合逻辑,目标明确,有利实施。 
 
 
 
 
二、  全面质量管理分系统 
 
型号质量管理是保证与提高型号产品的质量,既要满足用户要求,又必须按照计划周期和开发投资预算要求,圆满完成型号研制任务的一整套作业。为此,必须动员在大系统开发范围内承担研制任务的各单位、各部门在研制的全过程中,把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与科学方法结合起来,以紧密配合,互相协调的实际行动,确保型号产品的质量,这就是型号研制的全面质量管理。实践证明,要搞好型号研制的全面质量管理,必须正确处理三种关系: 
 
1. 全面质量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型号研制的水平,归根到底,决定于研制技术与研制的指导思想,在型号研制的全过程中,要不断抓设计的指导思想、抓试验的指导思想。全面质量管理是思想革命,质量管理自始至终就是教育,必须对全体职工做好思想工作,否则就搞不好型号研制的全面质量管理。 
 
2. 全面质量管理与综合计划管理的关系 
   综合计划管理的首要职能,是为了确保型号研制的进度,这是指具有一定质量和数量的进度,而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寓于计划进度之中。型号研制要求多快好省,既不能单纯追求进度和数量,置质量于不顾,也不应该只强调质量而不管进度与数量,这是系统综合最佳问题,不允许单因素择优。必须防止追求单值最佳的思想倾向,如在工程管理部门,单纯强调计划进度,而在工程设计部门片面强调设计质量,忽视进度要求等。 
 
3. 全面质量管理与全面经济管理的关系 
   型号研制是大系统开发工作,所需投入的资源数量非常庞大。因此,在确保型号产品既定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必须尽量节约研制投资,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单纯追求降低成本,不顾产品质量,肯定不对;但为了保证质量,就不惜工本,甚至以质量为借口,对型号研制搞锦上添花,使型号产品拥有多余的功能,从而增大了系统的复杂度,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这也是绝对不允许的。 
优质型号产品来源于精心研制和科学管理,产品质量形成于研究,设计,生产,使用的全过程。上阶段的质量达到要求,才能转入下阶段的工作。要通过提高工作质量确保产品质量,一切工作的质量都要从零抓起,从基础工作抓起。因此,型号研制程序是型号研制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依据。实践证明,全面质量管理必须体现在型号研制过程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即把它作为目标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必须与其它子系统,分系统融合在一起,才能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三、  全面经济管理分系统 
 
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尤其是应用与开发研究,不仅是一项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而且是一项社会性的经济活动。因此,必须同时考虑它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承担着系统开发型号研制任务的工业研究部门,既是科研机构,也是经济单位。型号研制成果是工业研究部门组织实施系统开发的产物,在研究研制过程中,存在着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巨大消耗及其合理补偿问题。工业研究机构对型号研制工作开展经济管理,不应该是单纯管理研究设计实际消耗多少的问题,还要管理应当耗费多少的问题。 
不仅要在型号研制任务完成之后分析节约与浪费,计算经济效益,还要在研制伊始进行实耗预测,搞好经济核算。在研究研制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经济控制和经费核算,以降低研制成本,防止浪费,这就是型号系统研制的经济管理。它作为型号研制目标管理的一个分系统,与综合计划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互相促进。 
为实现全面的经济管理,在型号系统研制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扬经济民主,动员参加型号研制的全体职工积极参与管理,人人树立牢固的经济观点,明确经济责任,重视经济效益。 
要在型号研制的全系统管理和全过程管理中充分发挥全面经济管理的作用,在承担型号研制任务的所有研究设计单位和部门,其研究、设计、试制、试验、生产、管理和保障等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必须指出,型号系统研制的全面经济管理所追求的,不单纯是研究设计的微观经济效益,而是包括试制、试验、生产和使用在内的全过程的宏观经济效益.


        



 1  1/1   1  

登录后方可发贴


[ 电话: 0571-85462761 王先生 QQ: 124520435 加入软件QQ群 - 杭州 - 浙ICP备19051128号-1 网安 33010402003225 ]